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昔罵反越戰學運者混蛋!紐時:拜登有2政治危機 難再無視哥大抗議

編輯 丘力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02 16:3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02 16:37
《紐時》認為拜登因挺巴學運面臨2政治危機,無法如年輕時冷眼旁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紐時》認為拜登因挺巴學運面臨2政治危機,無法如年輕時冷眼旁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校園挺巴示威越演越烈,而作為抗議發起點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其實1968年也曾發生反越戰示威。《紐約時報》指出,當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正在不遠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法學院念書,他選擇冷眼旁觀,不過這次他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因為這波抗爭浪潮極可能成為他連任道路上的絆腳石。
 
紐約時報報導,1968年4月哥大爆發反越戰示威時,年僅25歲拜登並未參與,當時他距離畢業只剩幾周。然而,這次拜登已不再是旁觀者。報導指出,拜登一直在思索契合他目前政治需求的措辭,試圖迎合以巴雙方,他表示:「我譴責反猶太抗議,但我也譴責那些不了解巴勒斯坦人正在發生什麼者。」

 
 
共和黨人趁機將這場挺巴示威轉化為黨派優勢,將自身定位為受騷擾的猶太學生捍衛者,並指責拜登沒採取足夠行動鎮壓抗爭。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批評:「拜登拒絕無條件反對校園反猶太主義,一位總統竟優先考慮其支持者的感受而非道德。」
 
許多民主黨人也期盼拜登更加強硬,紐澤西州民主黨眾議員喬許(Josh Gottheimer)表示:「期盼總統以強而有力的方式,反對針對我們校園的暴力和仇恨言論。」
 
報導指出,這場反戰示威潮對拜登構成2個政治危機。首先,民主黨內的左派可能離他愈來愈遠,特別上次選舉支持他的年輕人,這群人是他爭取連任的關鍵選民。其次,可能被共和黨人拿來說嘴,稱他無法像川普那樣控制混亂局勢,將可能流失中間選民。
 
 
民調顯示,拜登在30歲以下選民中的地位較2020年大幅下降,根據4月發布的哈佛青年民調,拜登在該年齡層中支持率為45%,領先川普的37%;相較之下,2020年拜登領先23%。
 
報導指出,拜登年輕時的經歷,奠定了他當前對學運的態度。1965年,當越南戰爭和民權運動引發校園騷亂時,他已從德拉瓦大學畢業。1968年,當哥倫比亞等許多大學捲入示威活動時,拜登則已結婚,準備開始律師生涯。
 
分析指出,拜登年輕時就是一位制度主義者(institutionalist),更關注如何在體制內部而不是街頭做出改變。在2007年的回憶錄《信守承諾》(Promises to Keep)中,拜登曾稱學生示威團體是混蛋。
 
然而,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拜登試圖次遠離反戰運動,但他沒辦法再視若無睹。民主黨策略師表示,隨著大學學年將結束,校園在夏季前應會平靜下來,如果拜登能在那時安排停火,將有望挽回流失的年輕選民。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吃燕麥全穀 好處多◢

👉減碳資優生!桂格穀物商品首購7折

👉不只降膽固醇!燕麥全穀還能降低碳排

👉吃燕麥全穀減碳40倍,環保又健康


#哥大反戰學運#拜登學運#拜登哥大#拜登反越戰學運#拜登挺巴示威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7

0.0865

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