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今(24)日報導,中國大陸為加強科技國產化,正實施更嚴格的政府採購準則,將逐漸在政府個人電腦(PC)和伺服器,汰除來自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的微處理器晶片,目標排除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和外國製造的資料庫軟體,轉而選擇國內產品,並同步推動國營企業在地化。
根據《金融時報》,最新的處理器晶片採購準則,是中國迄今在建立以國產技術替代外國科技的最重要一步,也在中美關係緊張加劇之際,呼應美國制裁越來越多中國公司、鼓勵在美國生產更多技術、阻止向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和相關工具的舉措。
中國大陸財政部和工信部去年12月26日公布新採購準則後,官員今年已開始遵循最新的PC、筆記型電腦及伺服器規定,命令鄉鎮層級以上的政府機關採購時,必須納入購買「安全可靠」的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的標準。
同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也公佈首份「安全可靠」的處理器和作業系統名單,全部都是中國企業。獲得批准的18款處理器廠商中,包含來自華為(Huawei)與飛騰(Phytium)的晶片,這兩家公司都被華府列為出口黑名單。中國處理器製造商正運用混合英特爾x86、安謀(Arm)及國產晶片架構生產晶片,作業系統則源於開源碼的Linux軟體。
知情人士透露,國營企業也被監管單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告知,在2027年之前技術過度至國產科技供應商,去年底起,國營企業便已逐季回報汰換資訊科技(IT)系統的進展,但也允許保留一些外國技術。
一名管理IT系統汰換的地方政府官員說,這套準則是「全國第一個詳細、推廣信創的清晰指南」,近幾個月來,省級與市級財政機關已針對新準則,發布數十份通知,盼確保遵循採購規範。兩名採購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目前採購上仍有搭載外國處理器和微軟Windows電腦的空間,不過得採取額外行動,登記並說明採購外國處理器的原因。
報導分析,中國的採購策略調整將削弱在華美國公司的影響力,首批受影響者將是占全球主導地位的PC處理器製造商英特爾和超微。去年,中國是英特爾最大的市場,佔英特爾540億美元銷售額的27%,另佔超微230億美元銷售額的 15%。微軟並未公佈中國的銷售額,但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去年告訴美國國會,中國提供1.5%的收入。
未來英特爾或超微的處理器要獲批准恐怕很難,北京當局在評估時,生產商須提交產品的完整研發文件和程式碼,評估的最高準則是在中國境內完成的設計、開發和生產程度。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