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救生育率,現在各國政府持續「大撒幣」,像是韓國至2020年已經投資380.2兆韓元,相當約新台幣9兆元,希望能刺激生育,只是如此龐大的補貼金額,依然無效。而行政院近期也宣布明年再度調高托育補助,但民間團體認為,政府一昧用錢,仍無法有效提升生育率,恐怕是治標不治本。
從除草澆水到收成,帶著小朋友,體驗一日小小農夫,這間親子館,不定期舉辦活動,課程通通免費,吸引不少家長,帶孩子來放電。
家長林小姐:「小孩東西都很貴,不用舟車勞頓去到外縣市,去參加這種對於小小孩的家長來講,是很方便的。」
家長宋小姐:「如果有到第二胎的話,等於他們的資源會要被分配,目前一個的話,他一個月的負擔大概是兩萬到三萬之間,今天如果要再多生一個的話,就變成是要到四到六萬,雙薪家庭的話,可能沒有辦法支付到,四到六萬的費用。」
對大多家長而言,各縣市政府的生育補助幫助有限,因為孩子往後的教育費,才是花費最高的。
家長宋小姐:「現在目前還小,所以其實還看不太出來,他能花費的金額,可是未來往比如說國小,往國小國中發展的時候,可能就會有補習班,那才藝這些費用的支出,所以政府補助這一塊的話,雖然有補助補助很好,可是補助的費用的金額有限。」
錢要用在刀口上,看看內政部最新的人口統計,我國9月出生數1萬人,死亡數約1.4萬人,只有桃園新竹縣市,出生數是超過死亡人數,全台今年前九月,新生兒更再創新低,生不如死的差距,越擴越大。
記者劉彥萱:「台灣從2020年開始,已經連續三年人口負成長,而今年前三季,新生兒數只有約十萬人,全年的出生數,恐再創新低,為了挽救生育率,行政院近期是宣布,補助再加碼,再調高托育補助,只是政府不斷的砸錢,真的有辦法挽救生育率嗎。」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因為撒幣的方式,它其實就是錢,撒下去之後,其實錢最後流到哪裡,去給誰用走,政府是沒有辦法知道的,但是大家拿到錢會很開心,所以我們都開玩笑說,這個撒幣的政策,通常我們稱之為選舉對策,它並不是一個少子女化的對策。」
政府若想靠大撒幣提升生育率,恐怕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從韓國的經驗來看,去年總生育率僅0.78,全球最低,雖然韓國政府從2006年至2020年,已經投入約9兆元的新台幣,用在各式生育補助上,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政策難以滿足,民眾的實際需求,加上不利養育的職場環境,更讓許多韓國女性,對生孩子退避三舍。
兒盟發言人李宏文:「韓國有所謂的地獄韓國之稱,就是它的職場對勞工員工來講,並不是那麼友善,特別是育兒勞工來講,你敢不敢請所謂的孕嬰假呢,還有育嬰留停,這相關的福利,你可能連請,都會遭到同事的白眼,或是主管的刁難,所以哪怕政府,祭出再多的撒幣政策,可能家長想到說,我生個孩子,可能會蒙受多少的損失,也得不到足夠的支持,甚至友善的對待。」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在撒幣之後生育率沒有回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它的社會結構沒有改變,它的社會制度並沒有改變,那所以還是維持原來的樣子,所以也就是說政府把這個大筆的錢丟進去,其實是沒有效果的,這完全是可以預見的。」
從南韓經驗可以得知,單靠政府砸錢不能解決少子化問題,而台灣低迷的生育率,也早就是全球後段班,國發會更預估到了2035年,我國將取代韓國,成為全球總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兒盟發言人李宏文:「我想我們現在的育兒津貼,跟各式各樣的幼託的補助,應該說是患不均,因為我們大概只集中在,加碼在兩歲五歲以下,這個學齡前的幼兒的部分,但是其他國家的經驗是如果它真的要發放,所謂的兒童津貼的話,可能一路是到十幾歲甚至到二十歲這個年紀,但是我剛剛也提到了養一個孩子到成年,那另外十二年的時間,就是六到十八歲,這個橫跨了國小,國中高中這個階段,那政府提供什麼樣的支持呢。」
大撒幣的催生政策成效十分有限,生娃給錢,除了經濟誘因外,仍無法解決,孩子的照顧,教育等問題,營造良好的生育環境,減輕父母負擔,才會讓年輕人敢婚敢生。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