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今天舉行,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參與。知名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表示,中國若攻台,很難速戰速決,不過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為重要,「因為戰爭是政治最終手段」。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地緣政治高峰論壇由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主辦,選在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外交部長林永樂、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國際戰略專家黃介正等人參與。
知名外國講者包括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及哈佛大學的講座教授奈伊(Joseph Nye)、華特(Stephen Walt)、米德(Rana Mitter)、艾利森(Graham Allison)。
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以「台灣應該從烏克蘭獲得什麼樣的經驗教訓?」為題專題演講。米爾斯海默表示,美中政治、軍事角力勢必日益加劇,因中國試圖挑戰美國等西方國家過去累積的成就。
米爾斯海默指出,一般而言,國家之間不會走入戰爭,除非發起戰火的一端有信心取得快速勝利,也就是說,若中國判斷沒辦法快速奪勝、贏過美國等盟友,便不太可能發起戰爭,不過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為重要,「因為戰爭是政治最終手段」。
他以日本1941年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為例,日本明知發動攻擊對己不利,但受到美國經濟手段的壓制而必須做出政治反應,因而出現戰事。
米爾斯海默說,中國軍隊缺乏戰鬥經驗,若真要出兵,加上台海地理位置可能以難度更高的兩棲戰術為主,將大大增加其攻台難度,中國必須面對事實,在台海發動攻擊,很難速戰速決,恐演變為難以止盡的歹戲。
然而,米爾斯海默說,很難評估中國何時發起攻擊,但根據其經驗認知,若能避免例如台灣宣布獨立等宣示,如此一來可避免激怒中國,就能創造條件進行溝通,維持「很棒的現狀」。
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專題演講「俄烏戰爭對台灣安全的地緣戰略影響是什麼?」時表示,烏克蘭在戰爭中成功證明反應韌性,但烏克蘭與台灣的地理條件並不相同,台灣應著重基本軍事建設。
陳永康以圖像簡報呈現烏克蘭、中國、台灣等地理規模,並指出,台灣未如烏克蘭具備的「難民走廊」,若發生戰事,人民安置等問題恐是一大挑戰,而中國幅員遼闊,就算東邊發生戰火,有其先天優勢可不斷提供支援,而台灣是海島地形,得靠自己。
陳永康以海底電纜為例,若電纜中斷、海上交通受阻,不僅民生受影響,周邊貿易活動也將受衝擊,因此應減少戰火可能造成的脆弱點,在平時構築持續的可恃戰力,「不只是軍購,而是用更可負擔、可問責的方式提高防禦能力」。(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