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轉貧窮,必須從教育紮根。教育資源匱乏的烏干達,在外界的幫助下,小學開辦3到6歲的學齡前教育,甚至還開設「兒童議會」,讓孩童為自己發聲,讓偏鄉學童可以遠離貧窮跟暴力。
納布卡魯小學教師vs.學生:「再一次a,再一次a。」
這群小小孩,跟著節奏,在唱歌跳舞中、學發音、學數字,這算是小學先修班,在烏干達的偏鄉來說是一大突破了。
一個班能有兩位老師,非常難得,因為在烏干達偏鄉教育環境裡,師生比是1:100,教師們要能夠長期投入幼幼班或幼兒園的教育,都靠著滿腔熱忱。
納布卡魯小學小學老師Nakato Trinity:「只要教學充滿趣味,他們就以為是在玩,但其實是在學習中,而且孩子們的參與率是百分百,根本不用強迫他們,只要讓一切都充滿趣味,孩子們就會全心全意地參與。」
就像老師說的一樣,孩子們非常投入,百分之百參與,他們來上課,也是社區落實兒保系統的一環。
記者彭惠筠:「眼前看到這些小泥人、小雕塑,其實不只是這些3到6歲小朋友們,他們上課時捏的手工藝品,事實上根據這裡的老師跟我們說,也是他們判斷小朋友動作發展的指標之一。」
藉此觀察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小孩,還有要了解小朋友家中狀況,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們留在校園裡。
納布卡魯小學小學老師Nakato Trinity:「在村子裡有些孩子會因為沒有課本或鉛筆,不來學校,或者就是因為他們,不來學校,我的做法就是會找家長談話。」
即便和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學費要900美元相比,偏鄉只要3美元,差了300倍,但還是經常有家長無法負擔學雜費,孩子們因此輟學。
納布卡魯小學教師vs.學生:「哈囉,同學們好,哈囉,女士好。」
納布卡魯小學,希望這裡不只是學校,而是避風港,處處高掛標語,要孩子們知道他們的受教權跟知識,才是能翻轉貧窮的力量,小孩也可以為自己的權益發聲,兒童議會就是能實踐「參與權」的舞台。
遵照正式的議事程序,從議長、主席、到議員代表們,都是大約14、15歲的孩子擔任。
這是世界展望會與烏干達地方政府,合力推動的兒童議會,會回報不當對待、童婚、體罰等問題,要社區領袖介入解決。
兒童議會議長Rita:「有些孩子,他們的父母會對他們進行體罰,處罰他們,但當我們出面為他們發聲時,有些父母就停止了,對我們兒童議會來說,我們希望為孩子爭取權益。」
現場會有大人來旁聽,立即給出解決方案。
兒童議會主席妲芬妮Daphine:「但當我們在討論女孩的議題時,我感同身受。」
知道自己說的話會有人聽,還能夠保護其他人,這群孩子們眼神都透露出自信,努力打破偏鄉孩童就必定弱勢的惡性循環。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