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因俄烏戰事、地緣競爭催化而加速走上「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道路,恐使已然政治兩極的歐陸面臨更不安前景。
● 化工龍頭巴斯夫出走敲響警鐘
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一篇分析指出,當前德國一些重要龍頭企業紛紛出走。150多年來作為德國商業中流砥柱之一的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BASF),最新一項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104億)規模、打造先進複合廠區以維繫永續生產黃金標準的旗艦級投資,選擇的是9000公里外的中國而非德國本地。
不僅把企業的未來放在亞洲,巴斯夫還縮減在德國境內的規模。他們今年2月宣布關閉位於公司故鄉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的肥料工廠及其他一些國內設施,帶來約2600人的裁員。
巴斯夫執行長布魯德穆勒(Martin Brudermuller)4月份提及公司去年在德國本地虧損達1.3億歐元(約新台幣45.3億)時告訴股東:「益發憂心國內市場,錢真是越來越難賺了。」
這類不安如今瀰漫整個德國經濟。德國今年Q1經濟已步入衰退,一票相關調查顯示企業與消費者都對未來深感疑慮。
這種擔憂並非無的放矢。近20年前德國藉由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勞動市場改革擺脫「歐洲病夫」臭名,解放工業潛力而開啟一段繁榮時期,特別是中國對德製機械和汽車的強勁需求推升這一波繁榮。
● 昔日榮耀麻痺危機感 如今遇完美風暴
然而繁榮與經濟實力麻痺領導階層,虛假的安全感讓他們未能續行改革,現開始嘗到苦果。如今戰爭、地緣競逐加上環保轉型突然間匯聚成一股完美風暴,更像是經濟運勢基本逆轉的預兆,而非決策者所祈禱希望只是一場短暫「技術性」衰退如此單純。
面對高能源成本、勞工短缺和繁文縟節法規限制的複合性利空來襲,德國從福斯汽車(VW)、西門子(Siemens)等諸多大企業到更多無名的中小企業現已夢醒,紛紛轉往北美和亞洲等新天地。
就業市場傳來的也是更多警報。德國今年6月失業率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0萬人,這還是通常企業會增加職缺的月份。儘管總體失業率仍處於5.7%的相對低位,但德國官員已有迎接更多壞消息的心理準備。
德國聯邦就業局局長納勒斯(Andrea Nahles)說:「勞動市場已開始感受到經濟狀況的困難。失業率開始提高,就業增長失去動能。」
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企業健康指標的工程業,新訂單銳減,僅5月就減少10%,還是連續第8個月下滑。從建築到化工都存在類似疲軟現象。
外國赴德投資也在減少。2022年赴德投資的外資連續第5年減少,已達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
為數以千計德國中小企業提供諮詢、遊說的協會BVMW,會內首席經濟學家佛維茨(Hans-Jurgen Volz)說:「之前會聽人說『慢慢走上去工業化』,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慢慢』可以拿掉了。」
化學、汽車到機械等打響「德國工藝」的領域都崛起於19世紀,其中許多產品如內燃機,不是已過時就是在德國生產成本過高。
● AI等未來領域 德國落後美中
被認為是推動下一代經濟增長的人工智慧(AI),德國更已落後。2022年在AI領域被引用最多的100篇科學論文中,只有4篇是德國論文,反觀美國為68篇,中國為27篇。
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所長伏拉茲謝(Marcel Fratzscher)說:「在一些最重要的未來導向領域裡,德國拿不出東西。現有的都是上一代產業。」
雖然歐盟官員將歐洲面臨去工業化風險歸咎於美國、中國的不公平政策陷歐洲企業於劣勢,但問題在德國多為自身因素所致,也都難以解決。
簡單來說,高技術勞工、仰賴廉價能源的創新企業等讓德國成為歐洲工業強權的憑藉正在瓦解。隨戰後嬰兒潮世代接近退休,德國人口結構很快將使企業缺乏工程師、科學家和其他技術工人,而這些人才對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德國在接下15年內約有30%的勞動力將達退休年齡。
● 人力結構無解 捨俄汽與核能雪上加霜
透過移民彌補勞動力短缺的努力目前看不出成效。儘管德國每年持續接納數以千計的難民,但大多數都不具備企業所需的職能;上月發布的一份由政府委製近400頁的報告還顯示,一半受訪德國人抱持反穆斯林觀點,無疑會讓德國更沒賣點,更難從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吸引高教育程度勞工前來就業。
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飛漲、德國應對氣候變遷作法等,又讓問題雪上加霜。
拒絕俄國天然氣重創仰賴廉價能源的德國產業,儘管天然氣批發價格近日已趨於穩定,但仍約為俄烏戰前的3倍,這讓像巴斯夫這樣的企業別無選擇,只能出走;光巴斯夫在德國國內的主要業務,2021年消耗的天然氣量就相當於整個瑞士的消耗量。
德國推動的綠能轉型也只是讓局面更棘手。德國拒絕俄國天然氣的同時,還關閉所有核電廠;縱使補貼再生能源近25年後,德國仍沒有足夠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滿足需求,使德國人得付高於國際平均水準3倍的電費。
汽車工業長期以來是德國一大自豪的來源,但如今汽車工業反成為德國的阿基里斯腱,淪入這般處境的原因很大程度與傲慢有關。多年來像賓士、BMW及福斯汽車等公司都不願放棄內燃機,認為特斯拉等電動車創新者頂多是曇花一現。
● 沉湎傳統錯失電動車崛起 誤判代價慘重
這項戰略誤判不僅為馬斯克(Elon Musk),也為中國開啟大門。中國15年前開始在電動車開發上投入大量資金,當時德國人對此嗤之以鼻,然而去年全球銷售1000多萬輛全電動汽車裡,中國生產商約佔60%。
由於電動車銷量激增,幾十年來一值稱霸中國汽車市場的福斯汽車,今年第一季將中國境內最大汽車製造商的頭銜拱手讓給中國本土業者比亞迪。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更佔福斯汽車近40%營收。
保險業巨頭安聯集團(Allianz)最近一份研究預測,若按目前趨勢發展,中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和歐洲的市佔會不斷增加,到2030年歐洲車商的利潤會減少數百億歐元,其中德國公司首當其衝。
儘管德國已開始在電動車領域倉促應戰和追趕,但已難回到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內燃機方面享有的競爭優勢。電動車的關鍵技術不是傳統的機械,而是電池。目前中國在電動車電池技術領域堪稱執世界牛耳。
經濟陷入去工業化困境將使德國現代化基礎設施的要務更難取得融資;德國的道路、橋梁、航道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急需修繕。去年11月德國一項研究顯示,4/5的受訪德國公司表示基礎設施薄弱已妨礙到他們的業務。除資金外另有重重監管規範,意味相關問題沒有快速解決的方式。(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