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經超越中國大陸,榮登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瞄準當地人口紅利,近年來吸引不少外資設廠布局,其中也包含蘋果供應鏈,像是鴻海、緯創、和碩等科技廠,都在當地擴大投資,眼看去中化當道,投資印度儼然已成為顯學,不過專家仍提醒,由於印度的人力素質還需要時間培養,加上政治因素干擾和欠缺基礎建設,都導致經商環境不佳,因此想到印度淘金的台商必須審慎評估。
印度民眾:「這個國家多生孩子的人都非常窮困,飢餓可能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因為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沒有足夠食物。」
印度政治社會問題複雜難解,不過龐大人口紅利,仍讓外資搶著淘金,高盛、摩根士丹利預言,印度將在2030年超車日本、德國,榮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世界銀行也看好2023、2024年,印度GDP分別上看6.3%、6.4%,尤其中美貿易戰去中化浪潮當道,投資印度更成為顯學。
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陳玉華:「很多企業認為投資在中國,他現在變得成本愈來愈高,他其實也要適度轉移到,發展程度更低的國家,印度就是首選嘛。」
印度果粉:「3、2、1。」
第一家蘋果專賣店進駐孟買,蘋果執行長庫克不僅親自出席開幕活動,蘋果旗下供應鏈包括鴻海、和碩、緯創,都逐年擴大當地布局,凸顯對印度重視程度。現任總理莫迪為了拉近與中國大陸差距,積極推動印度製造,像是編列260億美金投資獎勵PLI,鼓勵電子製造、汽車、醫材等14項產業在當地設廠,目標5年內創造5000億美元產值和600萬個就業機會。
DIGITIMES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林俊吉:「(印度iPhone產能)去年大概占全球6%7%,那如果算是支數的話,大概是1300萬到1400萬之間,一半是出口一半是那個印度本地銷售,兩個加起來差不多就1300萬支上下,那我們認為根據PLI(投資獎勵),還有蘋果的計畫還有產能的擴充,我們認為今年(iPhone產能)可能就會,超過2500萬支甚至往3000萬支跑。」
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比較起來(印度)他的人均GDP,人均只有中國大陸大概3分之1,所以如果是著眼是在印度的內需市場,事實上價格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因素,那台灣的廠商如果在印度製造,主要是要到印度的內需市場的話,那你要看你的成本,是不是能夠有效地降下來,那這個部分的話,事實上已經在印度投資的廠商,已經感到競爭非常的辛苦。」
不只蘋果擴大印度iPhone、AirPods無線耳機產線,南韓三星、大陸小米、OPPO和VIVO也紛紛前進設廠,但想追上中國大陸可沒這麼簡單,中經院數據顯示,2021年從大陸出口的手機和零組件約有2750億美元,是印度的42倍,出口筆電及相關零組件約為2420億美元,比印度多510倍。專家分析,印度供應鏈不完整、侷限後段組裝,大陸世界工廠的角色,短期內仍無法撼動。
DIGITIMES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林俊吉:「更多的人去投資去設廠,它就會促使印度政府,把一些基礎建設做得更好,比如水電這些,或者是講更五六年前的越南也是,慢慢的你就會看到,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問題。」
分析師看好印度將走向中國大陸崛起軌跡,逐漸改善基礎設施並提高消費力,但也有專家提醒,印度經商環境不佳,人力素質青黃不接,將是台商設廠必須承擔的挑戰及風險。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