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不動則已一動驚人 印度巨象今年要動了嗎?

責任編輯 吳家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1/19 18:18
最後更新時間:2023/01/19 18:18
圖為新德里知名觀光景點印度門的人潮。(圖/中央社)
圖為新德里知名觀光景點印度門的人潮。(圖/中央社)

從多方跡象看來,仍被視為「第三世界」成員的南亞強權印度正在快速崛起中,經過多年醞釀,今年很有可能是印度發光的時刻。

不論走到印度哪個省分,都可以看到如捷運、鐵路、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特別是在都會區;許多中型城鎮也在轉型為智慧城市,地方機場、跨省高速鐵路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印度大城的街道上,電動公車、電動三輪車穿梭其中,作為降低空汙的方案之一;政府推動電子化,民眾上網申辦證件,方便之餘也減少貪汙,電子支付蓬勃發展,幾乎已沒什麼人使用現金交易。

在國防及科技方面,雖然軍艦製造速度不像中國「下餃子」那樣,但也已具備自主生產航空母艦和核動力潛艦的能力,自製洲際彈道飛彈不斷升級,2個月前,印度第1枚民間研發的火箭也在政府督導下發射成功。

在國際舞台上,印度去年下旬接下20國集團(G20)、上海合作組織(SCO)的輪值主席職位,同時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非常任理事國,國際能見度勢將大幅提升。
 

世界銀行預估印度2022-23財政年度的經濟成長為6.9%,有專家預估下一個財政年度經濟成長仍可維持在6%以上。

印度崛起,外界關注重點仍在經濟及政治意義。經濟上,印度能否取代中國,成為新的投資或生產基地?政治上,印度能否成為制衡中國擴張的新力量?

對有意前來印度的台商來說,或許文化差異及人力資源仍是挑戰,但在越南、泰國與菲律賓等東南亞投資熱點逐漸飽和的情況下,印度是少數可選的遷廠地點之一。即使印度政府商業保護主義依然濃厚,但「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提供許多優惠,只要產業對了,發展潛力依然充沛。

在美中科技競爭、供應鏈重組等態勢下,如蘋果公司等大廠已提升在印度的生產能力,根據印度政府去年12月的公告,鴻海印度公司的生產激勵申請也已獲准。

另一方面,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緊張不見和緩跡象,即使雙方保持常態性的政治及軍事談判,但據印媒披露,中國人民解放軍去年12月9日再次跨越邊界,印軍成功逼退,雙方均有人受傷。

觀察人士認為,中方頻繁「騷擾」及積極在邊界修建軍事用途基礎設施,證明中國威脅「確實存在」,而不只是外界認為的「可能存在」,這迫使印度調整因應思維,從過去的隱忍及對話,轉為透過對話及強勢應對的雙軌作法。

聯合國去年7月預測,印度人口將在今年達到14億2863萬,超越中國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組織的調查甚至顯示,印度人口早在去年底即已超越中國。
 

人口紅利若是運用得當,將大幅提升國家生產力,但若勞動人口素質不足或勞動參與率不理想,卻也可成為國家的負擔。

有旅印度台商形容,當今印度的社會氛圍很像1980年代的台灣,民眾對未來充滿希望,有強烈的拚勁。印度將於2024年舉行國會大選,執政當局今年應會衝刺拚政績,以爭取選票,這將有利於國家發展及國力提升。

哪怕在印度許多工地仍可看到人力搬磚及三輪車載送鋼筋的場景、哪怕許多印度人沒有機會接受中高等教育、哪怕空汙、缺水、缺電等問題依然困擾著許多居民,但誠如一些學者所說,要讓一頭身軀龐大的大象動起來並不容易,但一旦動了起來,那勢頭將難以阻擋。(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印度#南亞#智慧城市#經濟#台商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75

0.0811

0.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