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收到的加密貨幣捐款突破1億美元,部分已用來採購防彈背心和醫療用品。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權以來,平民百姓也透過加密幣交易,在美國經濟制裁下求生。但它是否也成俄國逃避制裁的工具?專家說很難。
戰火下堅韌抵抗的烏克蘭,仍勉力維持國家正常運作,甚至替未來的科技領先舖路。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昨天簽署法案,使原本在法律灰色地帶運行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又稱虛擬貨幣、數位貨幣),能正式在境內合法流通,同時,烏克蘭也將能設立公開的加密幣交易所。
「外國和烏克蘭的加密幣企業將能合法運作,烏克蘭人也將能便利、安全的與全球虛擬資產市場接軌。」烏克蘭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在2月17日國會通過該法案修正案時說。
費多羅夫的願景還沒來得及實現,但加密幣已在協助烏克蘭抗戰。2月26日,俄羅斯入侵2天後,烏克蘭政府開始向全球網友公開徵求加密貨幣捐款;後來,可接受的幣種更從比特幣(bitcoin)和泰達幣(tether)擴充到70種。
開戰3週以來,烏克蘭政府收到的加密幣捐款總額已突破1億美元(約28.5億新台幣),雖然與實體貨幣捐款數字無法相比,例如聯合國難民署(UNHCR)來自民間對烏克蘭難民的捐獻就超過2億美元,但仍不減數位時代下加密幣參與這場全球反侵略行動的意義。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烏克蘭政府已將獲捐的加密幣中較罕見幣種兌換成美元和歐元,最普及的比特幣和乙太幣(ether)則留存儲備。目前這筆資金的1500萬美元已用來購買非致命的軍事裝備,包括防彈背心、夜視鏡和戰場醫療品,其中約4成賣家願意直接用加密幣交易。
也有國際人士將近年暴紅的數位資產NFT(非同質化代幣)捐給烏克蘭政府,包括價值20萬美元的「加密龐克(Crypto Punks)」頭像。不過CSIS引述烏克蘭官員說,因變現不易,這些NFT只好先擺著;倒是透過發售烏克蘭國旗圖像的NFT,已賺到約當650萬美元的乙太幣。
因訴求去除中央銀行等權威而興起的加密幣,如今也成為阿富汗平民在國際經濟制裁和政權壓迫下的求生工具。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去年7月,也就是塔利班(Taliban)重新掌控阿富汗前一個月,阿富汗人民在谷歌上搜尋比特幣、加密幣的搜尋量,以及百姓在提款機前排隊領鈔的人潮,同樣都大增。
在2019年推出應用軟體HesabPay,讓阿富汗人可將存款兌換成加密幣的卡卡(Sanzar Kakar)告訴BBC,阿富汗的「加密幣革命」來自美國對塔利班政權的經濟制裁。美國凍結了阿富汗央行約71億美元的資產,而且就像當前俄羅斯的狀況,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也將阿富汗排除在國際金融交易機制之外。
貨幣流通危機,讓原本8成GDP(國內生產毛額)已是靠海外援助的阿富汗經濟雪上加霜。「我們試圖利用加密幣來解決難題,2280萬阿富汗平民正在走向飢荒⋯⋯」卡卡說。HesabPay的加密幣交易透過電話就可進行,不在銀行、塔利班或政府的掌控中。
BBC報導,國際非政府組織(NGO)也透過視訊教導阿富汗婦女使用加密幣,或直接捐贈加密幣給阿富汗家庭,好讓他們採購食物。
研究機構Chainalysis對全球154個國家的加密幣接受度進行評比,一年前還排不上名次的阿富汗,如今卻成全球第20名。
俄羅斯在全球抵制下,未來也可能演變成類似阿富汗社會的金融現象。在此之前,由於加密幣的隱密性質,國際輿論更擔心的是蒲亭政府和俄國大富豪們,會不會利用加密幣來逃脫經濟制裁?
CSIS解讀,這會有幾個限制。首先,在區塊鏈系統中運作的加密幣,持有者是用「假名」,而不是「無名」,交易的軌跡和數位錢包都可被追蹤,執法機關也建立了相關技術。
其次,幣安(Binance)和Coinbase等大型加密幣交易所已經接受美國法規監管,他們也配合美國政府對俄國富豪凍結財產的行動,包括堵住2.5萬個受制裁對象的網路地址。
最後,雖然2月24日開戰後,比特幣、泰達幣與俄國盧布(ruble)的交易量都翻了不只一倍,但整個交易量相對於俄國貿易量仍非常微小,它們主要來自俄國平民拋棄盧布避險,而非富豪脫產。因盧布愈來愈難流通國際,加密幣持有者也不會想跟俄國富豪或政府交易。
雖然侵烏戰爭以來,加密幣的價格並未因傳統資產市場的動盪而大漲,似乎沒發揮投資者預期的避險功能,但它的參戰,仍為數位資產的演進帶來劃時代影響。(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