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對於明年2月的北京冬季奧運進行外交抵制,外界評估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但美媒報導,國家隊運動員面臨難題,到時受訪被問到相關議題,怎麼回答都有人不高興。
美國政府7日宣布,運用外交手段杯葛北京冬奧,不派官員出席但允許運動員參賽。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即將出征的國家隊運動員陷入兩難困境,因為他們在冬奧期間,一定會面對記者,被問有關中國大陸及人權問題,不管怎麼回答都會得罪人。
運動員面對生涯重大賽事時,總是希望摒除一切雜音,把注意力放在備戰比賽上,但今年出征北京冬奧的美國代表隊成員,將面臨不少雜音纏身。
報導指出,運動員保持沉默或是迂迴回答,可能招致人權團體的批評;但若發言太多,也可能得罪主場觀眾、影響自身表現,甚至在商業代言上承擔不良後果。
報導指出,尤其11月發生彭帥事件後,美國政壇不分黨派的民意代表都很關注美國運動員到時在中國大陸比賽時的安全,建議選手若是害怕,寧可沉默,也不要招來任何不良後果。
運動員面對麥克風訪問時的場外壓力,最近在美國滑雪明星雪佛林(Mikaela Shiffrin)身上已經出現。
今年3月杯葛北京冬奧的呼聲高漲時,她說去北京比賽已經變成道德良心與運動員職責之間的抉擇;但她近日在加拿大比賽,被問對彭帥事件的評論,回答「抱歉,(冬奧)之後再說」。
「華爾街日報」訪問美國奧林匹克暨帕拉林匹克委員會(USOPC)代表,指出奧運代表團出國比賽前,奧會都會提供選手一系列的指導,包括安全規範、文化差異、健康醫療等資訊,以及國際奧會對選手政治活動的限制。
過去的案例中,重要賽事碰上爭議話題時,政府單位曾經提供選手應答的方針。報導指出,如2016年里約奧運期間,就有官方文件指示選手,若被問到茲卡病毒相關問題,避免使用「擔心」這樣的詞,盡量淡化或轉移話題。
美國奧會10月為冬奧國家隊舉辦線上記者會,雙人冰舞(Ice Dance)選手就為了中國人權話題而努力做出平衡。
3屆奧運冰舞選手貝茨(Evan Bates)說:「要我代表選手說話那是沒問題的,在那裡發生的事情真的太糟糕了,我們都是人,當我們聽到、讀到那裡發生的事,我們真的痛恨這樣,痛恨那裡發生這樣的事情。」
但他的搭檔夏克(Madison Chock)接著說:「但我也要說,我們過去在中國大陸的經驗一直都非常正面,儘管這麼多事情正在發生,我知道那些問題不完全代表這個國家,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那裡還是有很多好人。」(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