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艱難的決定 花旗「斷捨離」新執行長葫蘆裡賣什麼?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1/07/12 17:08
最後更新時間:2021/07/12 17:20
花旗新任CEO珍.佛雷瑟。(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花旗新任CEO珍.佛雷瑟。(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張舒婷、謝順峰

【台灣銀行家】甫上任花旗CEO不久的珍.佛雷瑟,展現「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魄力,她最重要的使命,除了在期限內完成監管機構提出的要求外,應該就是帶領花旗重新奪得全球最大金融集團的寶座,站上巔峰。

 

花旗銀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若要票選今年以來台灣金融圈最震撼的事件,「花旗出售亞洲區的消費金融業務」(信用卡、個人信貸及房屋貸款)絕對排得上前三名。
53歲的珍.佛雷瑟(Jane Fraser)甫上任花旗CEO不久,就展現「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魄力,宣布要賣掉布局多年的13國消費金融業務,其中也包括台灣,並要在香港、新加坡、倫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四地建立財富管理中心。

嚴防高資產客戶外流
 

顯而易見的是,花旗退出這13國的消金業務後,未來將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屆時台灣可能僅有資產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元)以上的富人願意到星、港開戶,並享受花旗銀行的服務。金管會還強調,要嚴防花旗將高資產客戶轉介至香港、新加坡。

在台灣,花旗銀行共有44個分行,雇用超過4,000位員工,截至今年3月的流通卡數約285.8萬張、有效卡數約有218.4萬張,而且過去長期穩坐台灣最大、最賺錢的外商銀行寶座。因此,日後哪一家金融業者能夠接手花旗在台灣的版圖,成為近期國內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對許多人來說,「花旗集團」並非只是一家金融機構,而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象徵,並見證了台灣經濟成長的歷程。

花旗於1964年在台灣成立辦事處,隔年在台北成立第一家分行,1988年又買下第一信託後,便一直深耕消金業務,而且孕育了無數銀行的總經理,國內金融圈有所謂的「小花幫」、「花旗幫」封號,正是因此得名。

消金獲利落後同業

花旗毅然放棄消費金融領域,看起來令人錯愕,但研究過花旗的財報後,就不會太意外。
2020年,花旗集團企金業務的利潤率高達27%,但消金卻不到3%。至於即將出售的13國消金業務,更像個拖油瓶,旗下AUM(資產管理規模)高達820億美元,使用了70億美元的資本,營收42億美元,結果卻虧損了4,000萬美元。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時常拿來與花旗比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過後,花旗的股價從2010年的30多美元來到現在75美元左右,但同期間,摩根大通從40多美元翻漲到近160美元,花旗難以望其項背。
 

眾多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這與摩根大通早就不做跨國消金業務,僅在美國同時提供企金、消金、財富管理的全方位服務,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就只發展投行、企金、投信等業務,有很大關係,也不時呼籲花旗早該賣掉這些業務。

這也凸顯了業者發展消費金融的瓶頸,過往消金業務獲取客戶的模式,都是透過成立實體據點、培養數量龐大的業務部隊,並在信用卡、信貸等產品上狂打廣告,但隨著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加上疫情的衝擊,電子支付、行動支付逐漸蔚為風尚,傳統行銷方式的效益越來越低落,花旗這次的決策,正是提早因應這樣的趨勢。

花旗信用卡現在是台灣第6大發卡銀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發卡排名遭國銀超車

以台灣的信用卡市場為例,以往花旗都是數一數二,不過後來就慢慢被本土銀行超越,現在是第6大發卡銀行。

 
為何花旗在台灣的信用卡市場排名下滑?最關鍵轉捩點之一,或許是悠遊聯名卡之戰。悠遊聯名卡用途廣泛,深受消費者所歡迎,所以儘管發卡行必須向悠遊卡公司繳交權利金、發卡回饋金等費用,成本相當高昂,但各銀行為了搶客,不惜砸下重金,競相推卡。

2006年,中國信託、台新、富邦和國泰等大型銀行與悠遊卡公司合作發行悠遊聯名卡,躋身所謂的「悠遊一班」,之後玉山、永豐等民營銀行及公股行庫也陸續加入2009年的「悠遊二班」、2012年「悠遊三班」的行列,在2015年新光、遠東等銀行加入「悠遊四班」時,所有聯名卡發卡行的信用卡市占率已超過8成,花旗卻一直等到2017年才發行第一張,已經與其他銀行有所差距。

再者,儘管花旗的發卡量大,但以產品內容而言,並沒有推陳出新,缺乏與本土業者競爭的能量,而且過去幾年花旗的信用卡還「出槌」好幾次,被金管會重罰。除了信用卡之外,對外商銀行來說,其他消金業務的法令遵循成本也逐漸提高,加上競爭太激烈,逐漸殺成紅海,利潤空間越來越薄,不是非搶不可的業務。但高資產客戶就不一樣了,不論這些客戶到哪個地區,金融業者都有生意可以做,所以只要將資源集中在重要的財管中心,就能繼續服務全球的高端客戶,效益也更高。

站在花旗的角度而言,佛雷瑟的決策是順應國際趨勢,並擁抱數位浪潮的多贏策略,也是聰明的一步,但也有許多人認為,歐美金融業者在海外的業務去留,本來就是功利主義掛帥的思維,這次花旗決絕退出亞洲消費金融市場,剛好反映了這種唯利是圖的文化。

藉由新突破,帶來更大成長

2020年美國聯邦機構曾對花旗集團提出懲戒,指出花旗集團未能有效改善風險管理系統,藉以偵測有疑慮的交易、高風險的買賣或任何可能的危害。為符合監管機構的要求,花旗必須重新設計完整的科技系統和作業程序,前任執行長高沛德(Michael Corbat)認為,如此大規格的改革,應該交由新接班人以更充裕的時間來完成,因此決定提早退休。

佛雷瑟在正式接班之前就表示,她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期限內完成監管機構提出的要求。例如針對美國貨幣監理署(OCC)要求的資料傳輸改善,她在上任前即提供書面報告,具體說明數以百萬計的資料,如何在集團系統內快速傳輸,花旗又將採取哪些步驟改善效率;等到5月,她又必須再繳交科技與風險管理的完整改善計畫。她說,「雖然前方路難行,我不會聚焦過去,我看重的是花旗未來的目標,並且找出可行的道路。」

花旗集團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團,在最巔峰時,獲利表現甚至是對手兩倍,然而今日,總收益已退至摩根大通以及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之後。對於如何讓花旗再次強大,佛雷瑟曾說過,「我相信透過簡化,反而能解鎖企業未被發掘的價值。」這應該也是此次佛雷瑟決定要賣掉布局多年的13國消費金融業務的原因。

而佛雷瑟接班之後,積極開創新局面的花旗,也開始向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靠攏,更於3月發表一份大力宣揚比特幣的研究報告,力挺比特幣有機會成為國際貿易間的首選貨幣。在報告獲得媒體大量報導,引起廣大迴響的同時,卻也被極具權威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質疑,研究報告所引用的資料不具備足夠公信力,甚至出現數據上的瑕疵。這也顯示花旗在跨出新步伐的同時,必須要更加謹慎,才能獲得更長遠的益處。

在男性執行長當道的傳統金融產業,佛雷瑟能脫穎而出,是她職涯上的重大突破。現在各界也在觀察她,看她是否能夠運用過往在多個事業部磨練的經驗,快速帶領花旗站上巔峰!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花旗#銀行#金融#財富#管理#信用卡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42

0.0754

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