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運動發達靠遺傳? 後天培養更重要

記者 郭展毓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09/10/12 22:43
最後更新時間:2009/10/12 22:43

相信不少台灣的男生,小時候曾經夢想自己能像王建民一樣,站上職棒舞台,不過卻因為沒有遺傳到優異的運動神經,所以放棄追逐夢想;日本東京大學的學者,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要告訴大家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運動神經,取決於大腦,而大腦的發育期又是在幼兒時期,所以只要在小時候多跑、多動、多玩,就能讓大腦記住更多肢體動作,就算您的父母對運動不在行,您還是有機會,像王建民一樣,變成台灣之光。

小朋友上學去,不過這所幼稚園,很不一樣。運動幼稚園園長:「從這邊切入。」

因為小朋友被要求多運動。運動幼稚園園長:「好了,可以投籃了。」

每天至少2個小時的體育課,從體操、足球、籃球到田徑,10幾種運動,讓小朋友的運動神經,從小得到培養。運動幼稚園園長:「不能說父母不會運動,小孩就一定不擅長,只要能提供環境,小朋友一定能學會。」

事實證明,隨著年紀增長,小朋友的動作,越來越有架勢;像法國足球巨星席丹(Zinedine Zidane)的迴旋帶球,小朋友做起來毫不費力。

其實人類的肢體動作,像是跑、跳、踢、投,全都靠腦部發出命令,給四肢肌肉;這些命令,組成的神經回路,就是所謂的運動神經。NHK記者:「神經回路的數量,決定了肢體動作的豐富性。」

因為人類的大腦發育速度,比身體成長速度來得快,所以在幼兒時期,能不能多活動,成了培養運動神經的關鍵。

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比方說,只要騎過一次腳踏車,就算好幾年不騎,還是自然會騎,這是『騎腳踏車』這個神經回路,已經在大腦中形成了,能夠簡單獲得神經回路的時期,以年代來說,就是6、7、8歲,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時。」

東京大學的教授,找來2位運動幼稚園出身的小朋友來做實驗,仔細分析這位踢了7年足球的小三學生,可以發現他踢球的過程中,右腳高高舉起,再像鞭子一樣甩出去,一連串的動作,具備高度協調性,這就是從小培養運動習慣,帶來的改變。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靈活、不靈活,會運動、不會運動,這些可不是遺傳。」

為了證明從小運動的重要性,NHK找來日本一流運動員調查,結果發現,這些運動員裡,絕大多數小時候,每天至少在外面玩超過2個小時;因為透過簡單的遊戲,就能培養小朋友的運動神經。

這所小學的三年級同學,從他們入學開始,每天都有1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這個小時裡,他們可以盡情追趕跑跳碰,3年下來,小女生的投球動作,一年比一年要來得協調,這位小男生,更已經從遊戲中,自然而然學會怎麼讓球丟得更遠。

NHK記者:「在投球前,舉起手來,有著揮臂式的投球動作,而且也開始懂得使用身體的迴轉。」

運動神經真的是遺傳嗎?從上面這些實驗來看,答案是否定的;換句話說,只要從小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為運動明星。

◎華納家庭娛樂公司提供

◤人氣精選文◢

👉揭密!最愛背的包款會洩漏真實個性?

👉 小資守財不易!5大易破財行徑大公開

👉8大招財錢包色彩推薦!換上財運滾滾


#運動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1

0.0363

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