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國進行式】7千萬觀光人數 「M50創意園」探奇

記者 謝向榮 / 攝影 高志宏 上海 報導
發佈時間:2009/08/23 16: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從5年前開始,創意産業在大陸興起,其中上海的「M50創意園」,至今已經站穩腳步,每年為母公司帶來約25億台幣的進帳,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平台,讓進駐的藝術家們發光發亮,而為了永續經營與發展,栽培後起之秀的活動,也年年盛大舉辦。

◎翻一翻 紡織廠房變藝術經濟舞台

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即將在上海豋場,根據大陸官方估計,吸納的觀光人數高達7千萬,而可以預期的是,對現代藝術有興趣的遊客,勢必不會錯過蘇州河畔的「M50創意園」。

M50創意園宣傳片:「這的確是翻天覆地的改變,中國的大型控股集團,上海紡織把擁有70年歷史的老廠房、老倉庫,給點石成金、賦予新生命,讓M50創意園成了上海新地標,裡頭聚集了近20個國家、130多名的藝術家,其中第1位進駐的薛松,他所有作品都是在火焰中誕生的,就像M50的破繭而出,浴火重生 。」

◎第1人進駐!拍賣價250萬! 沃土結果

薛松的創作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已經賣到1幅52萬人民幣,約台幣250萬的價碼,被稱為「燒烤藝術家」的他,在火災廢墟中找到靈感,重組燒過的印刷品碎片,變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藝術家薛松:「用了很多古代大師的書法,焚燒以後拼貼,然後重新繪畫,這是我的個人語言,我有意讓人認不出字,只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個線條的飛擺上面,因為我認為,傳統的書法是中國藝術裡面最高的一個境界。」

◎大陸打造藝術經濟市場 先闢園區

這位M50創意園第一代的開山鼻祖,已經在國際藝術界建立頗具分量的地位,而進駐上海最知名的創意園區,除了左鄰右舍藝術家的靈感,可以彼此激盪交流之外,其實還有不少的附加價值。

薛松:「對那後來的、新進的年輕藝術家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有更多人看到他們的作品,他們有更多的機會。」

◎走進上海新「藝術園」 年NT25億成交

就商業層面而言,群聚效應創造的利潤空間和經濟產值有多大?創意園總經理非常明瞭。總經理金偉東:「整個園區的銷售,應該在5個億左右的一個規模,這幾年,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波動。」

5億人民幣的收入,相當於25億新台幣,數目不小,正因為這藝術地標,吸引了龐大的人潮、錢潮,管理單位要怎樣設定退場機制,讓藝術家們肯走、肯離開好換血,確實讓這位總經理大傷腦筋。

金偉東:「這個就是我最苦惱的,我想換,想要有一定的流動量,但是流動不起來,因為所有的人都不願意走。」記者:「那你們有沒有一些強制作為?」金偉東:「強制?我覺得這個事情就沒有辦法去強制,當然我們有價格的,用某種方式去去…,用某種方式來做這個事情。」

◎台灣藝術經理人 上海園區租金沉

縱使去年金融海嘯襲擊,但面積4萬平方米的M50創意園,租金收入還是有2千多萬人民幣,超過1億台幣,其實光是租金,就讓在裡頭開設畫廊的台灣經理人,覺得負擔不輕。

李雅淳:「第一點就是租金的壓力,這邊的租金不便宜,然後第二點就是人事成本,因為我們離鄉背井是從台灣過來嘛,所以藝術家作品也都要從台灣這邊運過來,所以這個成本也是挺高的,那第三點就是我們在大陸這個地方,對畫廊的概念還沒有建立得很完整,不管是制度方面,還是向畫廊買畫的觀念,都還沒建立,所以說我們的客人呢,還是以外國客人為主。」

◎找一個有能見度的舞台 台灣人往滬

雖有壓力,但台商逆境打拚、不服輸的精神,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整個M50創意園上下間,其實不只是房東房客的關係,還是命運共同體,為了永續經營,創意園從06年開始,每年創作自己的主題曲,並舉辦創意新銳選拔比賽,為培育大陸本土的生力軍接班人提供舞台,付出不少努力,這也讓道這裡的台灣旅客,給了很好的評價。

台灣遊客:「蠻有深度的,激盪不同的文化,因為我覺得,不管是新的跟舊的,因為它是舊的建築,但是新的創意跟想法,我覺得還不錯,大家都可以來看看。」

◎放大加乘效果大! 藝術園區沒錯判

M50眾生百態MV:「New China So Cool,那麼炫,一眨眼,70年,一站一瞬間,當年的紡織軒,換上新的牌匾,叫M50創意園,You Come On。」

TVBS記者謝向榮:「這個藝術家們在上海市中心的重要聚落,產生了放大相乘的效果,讓作品的能見度提高了,他們也希望,這邊能打造成東方的藝術中心。」

#創意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8

0.0465

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