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的生物多樣性長期主要依賴極寒氣候的動態平衡,以及環大陸強大洋流維持。不過,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將讓外來物種較易入侵並「落地生根」,破壞南極洲生態平衡。
今(華盛頓27日電)刊登在「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報告顯示,儘管南極大陸升溫的速度較地球其他部分慢,氣候變遷造成的自然環境變化令外來物種較易入侵和落地生根繁衍。
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專家、報告共同作者康威(Peter Convey)表示:「氣候變遷降低進入(南極洲)的門檻,使環境變得較容易生存…氣候變遷也降低落地生根繁衍的難度。」
相較於溫帶或熱帶氣候區,在南極洲,生物更傾向高密度生存型態,小型節肢彈尾目動物(collembola)即是一例。康威指出,100萬隻彈尾目動物可共同生存在一平方公尺空間中。
除了氣候變遷,每年造訪南極洲的數以千計研究人員和約5萬名遊客,也有可能破壞當地生態平衡,因為他們可能會攜入異地動植物。一種溫帶植物早熟禾(Poa annua)已在南極洲某些島嶼成功搶占灘頭堡,而人類也意外「引進」兩種蒼蠅。
另一方面,一些物種的確飛入或藉其他自然方式自南美洲邊緣地帶抵達南極洲,兩地相距約1000公里。不過,這類移居物種通常無法在南極洲長久繁衍。
康威強調:「重點是人類帶進99%(外來物種),遠遠超越其他自然過程造成的結果。」據康威所知,近200年來已有約100個外來物種進入南極洲。
按照目前的暖化速率,位於西部南極洲的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其未被冰層覆蓋的陸地面積,在下一個世紀將較今日擴增300%。這意味外來物種將有更多土地可占領。
此外,由於全球暖化促使冰層融解,外來物種將取得越來越多淡水,這表示南極洲可能發生物種大爆發,物種間的資源爭奪戰將益發激烈。
不過,科學家也提醒,儘管全球暖化和「融冰」是當前氣候變遷議題的辯論焦點,但其他人類活動,尤其是海洋資源利用、土地用途改變和生物入侵等,實際上對南極洲生態系統的直接衝擊,很可能(且持續會)較氣候變遷本身大很多。(中央社)
TVBS新聞YouTube頻道改版囉! 快點我按讚訂閱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