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時不少人都會在挑選服飾尺寸的步驟卡關,因為不同服飾品牌標註尺寸的方式,還有服飾實際大小都有落差,有學者分析,這其實是消費心理學中,業者增加產品銷量的手法。
明明是同樣尺寸,衣服大小卻大不相同。
記者:「比起來這些尺寸,都不一樣。」
不少人購物時,都遇過這樣的問題。
記者:「這件很合身,等一下,這件根本扣不起來。」
特別是女裝,臺灣常用的尺寸SML,或是美國使用的數字尺碼,每換一個品牌,服裝尺寸代表的大小就可能有差。
記者:「這些女裝褲子尺寸,應該是24英吋,但是沒有一家的實際尺寸,和標示的大小一樣。」
像是美國已故影星瑪麗蓮夢露,資料顯示她的服裝尺寸是8號,但是如果到了現代,每換一個品牌,她的服裝尺寸就可能會有變動。
記者:「確切來說,在Topshop她是8號,但在ZARA是穿6號,到了AmericanApparel,尺寸又會介在,4到6號之間。」
服裝尺寸忽大忽小,有時候這跟顧客變胖或變瘦沒有關係,而是服裝廠商的銷售手法。
記者:「學者發明了虛榮尺寸這個詞,來描述廠商在大尺碼服裝上,貼上小尺碼標籤的行為,這是一種心理花招,就是為了討好消費者,而且真的有效。」
當消費者穿上標示尺寸較小的服裝,能帶來正面效果,讓顧客更願意掏錢買下產品。
記者:「這個手法影響銷量,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公司,可能就會被淘汰。」
這些研究主要針對女性消費者,主要也是因為女性比較容易因為服裝尺寸大小,影響自尊心。
記者:「有一位教授還指出,男性服飾沒有虛榮尺寸,是因為男性沒有類似的自尊問題。」
如果消費者試穿一件衣服,覺得自己看起來很瘦,或是身材很好,也會大幅增加他們購買的意願。另外,服裝廠商鎖定的顧客群,也可能影響他們標示尺寸的方式。
記者:「這代表就算是同間公司旗下不同品牌,他們的尺寸標示也可能大不同,BananaRepublic的8號,可能會和Gap的2號,有一樣的臀圍尺寸。」
想要買到合適的服裝,下次購物時,最好還是試穿,或是拿出皮尺測量,不要被服裝上標示的尺寸大小擾亂判斷力。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