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付給美國的關稅對產品成本影響不大、主要由中國承擔。一席言論引發外界好奇,外電表示,答案是「中國從未直接支付過相關關稅」。
中美貿易談判進入尾聲之際,川普近日突然推文揚言,擬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關稅由10%增至25%,並威脅將對其他3250億的進口中國貨品、也徵收25%的關稅。
川普還表示,付給美國的關稅對產品成本影響不大、主要由中國承擔。對此,路透社5日報導,「中國從來未曾直接支付過相關關稅」、「收取帳單的不是中國」。
報導說,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帳單不會寄往中國政府,也不會寄往中國的企業,中方企業也不會向中國或美國政府支付帳單。
據指出,實際執行上,美國進口中國貨品時,需由「中間人」(進出口代理商)處理進出口相關文件,通常由該代理商收取關稅帳單,並支付這筆費用。
代理商當然不會白白支付費用,一般會將這筆額外的關稅費用作為成本,向進口貨品的美國企業收取。為了維持利潤,美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提高貨品價格。
智庫組織「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月提出報告指出,去年1月以來,美國零售洗衣機因受關稅影響,約漲價12%。
漲價造成顧客流失,美國企業可能選擇降低利潤,或轉移進口商品至其他地方,例如將生產線從中國撤離,轉往越南等東南亞地區,以逃避關稅。
不過,從撤離到另立生產線需要另一筆成本,基本上企業不會如此大費周章,且此舉也有違川普的「搬回美國生產」政策。
至於關稅究竟如何影響中國,報導說,中國不會直接向美國政府支付關稅,關稅的影響是間接的。例如上述美國企業若撤走在中國的生產線,就會在中國造成失業問題;而且生產線通常不只一條,成本增加會連帶影響所有負責生產的商戶。
此外,美國消費者可能因此不再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不過,若該商品實際上屬於美國品牌,在打擊中國的同時,美國企業也會蒙受損失。
報導引述美國學界稍早發表的兩份報告指出,增加的關稅成本大部分由美國消費者負擔。為減少貿易赤字,川普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發動貿易戰,但顯然未達到目的。美國向中國增加關稅,無疑是一記「七傷拳」。編輯:(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