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身陷「餵藥案」風波,連續幾份民調都屈居第三,外界關注藍白之間是否會出現「反向棄保」。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羅智強卻在今天喊出「政黨輪替大聯盟」,儼然是要開「棄侯保柯」的第一槍,讓侯友宜陣營非常難堪,但羅智強這種「熱臉貼冷屁股」的主張,根本就無法落實。
從5月底至今,《美麗島電子報》、《關鍵調查》、《菱傳媒》接連公布的4份民調,侯友宜都落居第三,《關鍵調查》和《美麗島電子報》的兩份民調,侯友宜和柯文哲的差距都在誤差範圍,只有《菱傳媒》的民調是賴清德37.76%、柯文哲31.29%、侯友宜21.87%,柯文哲領先侯友宜接近10%。
或許因為《菱傳媒》是網路民調,年輕人表態較多,對柯文哲相對有利;在5月17日國民黨徵召之前,《菱傳媒》也是少數做出柯文哲領先侯友宜的民調機構。但近日的 #me too風波重創民進黨,藍營也有政治人物和知名名嘴捲入,侯友宜又有「餵藥案」的衝擊,藍綠支持度都下滑、流向柯文哲,也並不令人意外。
但柯文哲民調提升的背後,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民眾並沒有把他視為是主要參選者、可能當選者,所以只要柯文哲夠有哏、有趣就好,至於實質的內容、可行性,都不在考慮之列。以柯文哲日前「以網軍癱瘓中國」的「國防政策」為例,簡直堪比當初郭董的「八萬機器人大軍」,這種話若是國、民兩黨候選人、甚至立委講出,必然會被罵到爆,但民眾卻只把柯文哲的「政策」當幹話,沒有人認真對待。
但民調低迷是一回事,小黨要反向棄保大黨卻絕非易事。柯文哲在面對媒體時就頗有自知之明,「民調要投票那天高才有用,其他天高有什麼用」?沒想到羅智強卻急忙跳出來開第一槍,雖然名為「政黨輪替大聯盟」,實質上根本就無法影響柯文哲,只是趁勢踩侯友宜一腳而已。
談到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棄保,很多人會直覺想到去年新竹市長選舉的例子,國民黨候選人林耕仁慘被高虹安棄保,包括議長等多名藍營議員候選人集體倒戈,和今天的情況頗有幾分神似。但其實縣市長、議員的選舉和總統立委大選,在結構跟格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議員是複數選區,每個議員大概5~10%就能當選,縣市長和議員之間雖然還是有互相拉抬,但關係並沒有這麼絕對;政黨提名策略、同陣營候選人得票是否平均和個人服務績效,對於議員當選、落選的影響其實更大。但立委和總統都是單一選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總統得票不好,立委席次必然就少。
其次,台灣民眾的經驗中,並不太在乎縣市首長是否同時掌握議會多數,即便不談高虹安的例子,台灣多的縣市是首長和議長不同黨,但並施政並沒有任何的困難,民眾也不覺得有任何問題。但在中央的層級,不少民眾就會擔心「國會少數執政」的亂象,最典型的就是陳水扁時代行政和立法的衝突。
目前距離投票還有半年多,民眾還沒有仔細思考國家的未來,但以民眾黨最多喊出12席立委的格局,要營造有能力執政的想像,會有非常大的困難。柯文哲雖然喊出了「聯合政府」,但未來要提出具體藍圖時,必然漏洞百出。
民眾黨至今仍接近「一人政黨」,人才嚴重不足,最終提名的立委候選人應該只有個位數,意味著在全國絕大多數的選區,柯文哲都沒有分身跟代言人;雖然柯文哲有很強的空戰能力,但陸軍卻嚴重不足。以2018年韓國瑜的聲勢,最終尚須「三山」造勢點火才能爆發,柯文哲若無陸戰的掩護,後期連空戰可能都無以為繼。
不管侯友宜的民調高或低,國民黨的立委參選人必然都不太想得罪柯文哲,畢竟總統間的選票有衝突,立委卻有可能同時接收兩位總統參選人的票。但若進一步要棄保或跨黨整合,矛盾就會立刻變得難以解決。
以羅智強所言為例,若真的要落實「政黨輪替大聯盟」,該用誰的主張、以誰為主體?在國民黨自己有候選人的情況下,羅智強敢找柯文哲站自己的台?在羅智強的場子,究竟是要喊「柯文哲當選」還是「侯友宜當選」?兩岸政策是馬英九主張的「九二共識」?還是如柯文哲所說的「沒有九二共識,只有九六共識」?
侯友宜的民調何時能反彈誰也說不準,雖然柯文哲目前民調看似不錯,但後續的問題還有一大堆,連柯文哲都不敢喊出棄保國民黨,「羅智強們」真的不必急著背刺自己的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掛了,國民黨也絕對不會好,自己的選情也未必能得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