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還稅於民=發現金當安慰劑? 前財長、學者觀點一次看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蔡昕霈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2/18 12:17
最後更新時間:2023/02/18 12:17
前財長和多位學者認為,不應還稅於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前財長和多位學者認為,不應還稅於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採訪、撰文:廖和明

【台灣銀行家】金研院舉辦「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是最好解方嗎?」研討會,財政部前部長蘇建榮與多位學者專家與會,都不約而同認為,財政赤字依舊存在,不應還稅於民,除非借來的錢用在下一代可享用的公共建設或服務上。 

 

台灣金融研訓院與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經濟學會,1月9日共同舉行「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是最好解方嗎?」研討會,此次主題是最近當紅的「還稅於民」話題,特別邀請到重量級學者來共議,包括財政部前部長蘇建榮、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理事長吳明敏、立法委員鍾佳濱、金研院院長黃崇哲、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樊家忠、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宜展等。

前財長蘇建榮認為,維持財政韌性才是負責任的做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前財長蘇建榮:維持財政韌性,才是負責任做法

 
日前才回學校的財政部前部長,現任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在他的任內,秉持著「確保財政永續、維持財政韌性」準則,使台灣穩健的財政狀況被國際信評標普調升我國信評為「AA+」,這樣的好成績幾乎與美國同等,在印亞地區中屬於最佳之一,看得出國際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肯定。

事實上疫情大爆發,世界各國的經濟皆大受影響,台灣本來預期也會遭受重創、連帶影響稅收,但出乎意料的是,財政部公布2021年全國賦稅收入為新台幣2.8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超過預算數達4,034億元;而在2022年,雖然歷經三級警戒,但收到的稅同樣遠超預期,財政部預估的總稅收將超徵4,500億元,但超徵主要是來自於哪些,很值得了解。

細究這些錢的來由,正是因為預算審查應有的程序,在上一年度的8月就要送立法院審查,也就是說,每一個年度在4、5月的預算概算時,就要估完明年一整年的可能稅收收入。過去幾年,在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疫情蔓延以及烏克蘭衛國戰爭的國際環境下,各國際組織與經濟學家都沒看好台灣的景氣,政府在預估時也就應該保守的設算可能歲收,以避免造成赤字。所幸天佑台灣,前年的證交稅、去年的營業稅,都因為台灣的產業傲人表現,而有了出乎意料的高收入,這是國家之福,更是財政上難得的幸運。

但或許是「超徵」兩字,是否就會有一種「國庫很有錢」的誤會,輿論上提及「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聲浪也就出現。

蘇建榮直指,「還稅於民」是假議題,也是不對的。他強調,「民」是這代人也是下一代的人,我們這一代已經跟下一代借了很多錢來花,有多餘的錢就該用來償還債務,不能因為有多餘的收入就多花。

蘇建榮強調,現在即使總預算加特別預算還是財政赤字,不應還稅於民,除非借來的錢用在下一代可享用的公共建設或服務上。

他提到,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怎麼來,以2021年度為例,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數比預算數多4,327億元,扣除地方稅實徵數大於預算數金額、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地方數、撥付中央政府特種基金數後,中央政府總預算稅課收入實際數比預算多出3,201億元。

 
加計非稅課收入的增加與歲出執行數少於預算數等結果,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減歲出呈現2,743億元的賸餘。再扣除實質還本1,200億元後,歲計剩餘約為1,543億元,可作為未來年度總預算或特別預算融資財源。

稅收預算的籌編或有可檢討之處,以縮短實徵數與預算數的差異。不過,「稅收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是經濟成長帶來稅源擴增的結果,因此絕不接受有心人是違法徵稅的指控,這是對所有稅務從業人員(包含稅捐稽徵人員、稅務會計師、稅務代理人及記帳士等)的污衊。

蘇建榮指出,維持財政韌性與落實包容性成長的精神,才是負責任做法,而對於稅收實徵數大於預算數的運用宜審慎規劃,包含可以減債、累計歲計賸餘、強化包容性成長的經濟成果分享機制。他強調,稅收成長是全民共同努力使經濟成長帶動稅源增加的結果,絕非違法課徵。這過程中,有些部門或弱勢的中低所得者並未因此獲益,政府須針對這些對象以多餘的稅收為財源,編列預算給予補助,讓經濟成長果實得以真正下滲至這些部門或族群。至於已享有經濟成長果實者則可免錦上添花,以落實包容性成長的精神。

政治大學連賢明:如何使用超徵稅收,可參考國外經驗

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分析,對於如何使用超徵稅收,包含刺激景氣、照顧弱勢,或補貼疫情受創產業、企業和勞工,及提撥社會保險、政府給紅包等。

 
以各國經驗來看,香港、澳門、美國、南韓、新加坡都曾透過補貼支出、刺激消費活絡經濟等方式以還利於民。美國採退稅,即收入越低退越多;南韓採退稅;香港則是減稅、電費補貼;新加坡採發放現金。

在疫情肆虐間,各國政府提出多項財政政策挽救搖搖欲墜的經濟體系,藉由現金補助來刺激消費。美國對個人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下成年者提供每人1,200美元的救濟金及提高失業救助金發放。日本發放每人10萬日圓(約新台幣2.7萬元)生活補助金。南韓針對弱勢家庭發放紓困現金,依照家庭人數發放不同金額,最高4口之家可獲100萬韓元(約新台幣2.5萬元)。

目前我國振興紙券發放共3次。首先是振興消費券,主要是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台灣也難以幸免,公司大放無薪假,甚至減薪、裁員事件頻傳,消費信心急墜谷底,當時馬政府拍板以消費券方式刺激經濟。

振興三倍券,為2020年爆發COVID-19疫情,台灣防疫得宜,出口、生產影響有限,但因台灣民眾積極自主防疫,內需服務業門可羅雀、營收慘淡,政府因而在解封之際,推出「振興三倍券」刺激消費動能。

而目前的紙券與現金爭議,2009年的消費券被用來取代日常支出的花費,約7成,僅少數消費券被用於額外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效果有限。因此,此次的1,400億元發放現金,過年並不是好時機,應晚一點點做會使景氣的影響比較好。發放對象,建議把一些錢分成兩份,一份普發,一份非普發,例如可以針對0至6歲加碼。另外,發放可以有點創意,例如建置平台,若6,000元捐出來,政府可以加碼捐1,000、2,000元,並把這錢轉給弱勢,會比較好。

中央大學邱俊榮:發現金當「安慰劑」非良策,無學理依據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超徵和紓困不應混為一談,政府並沒有調高稅率,絕對沒有強取豪奪,這一切都是藉「超徵」二字炒作出來的風波。

邱俊榮強調,發現金作為安慰劑並非良策,也無學理依據,此例一開,充滿後患。後果會造成政府部門連日窮於應付,影響正常施政;政治人物、民意代表開始忙著估算得分失分。不是零和賽局,是負和賽局。

所謂「經濟成長果實由全民分享」成為「還稅於民」的理由。而經濟成長果實由全民分享的健康及正確機制,是透過良好的經濟與產業運作帶動所得提高,絕非齊頭式地將稅直接發還人民。3年來,政府因疫情及其他因素所採取的紓困作為,也應開始檢討,有限資源是否用在刀口上?雨露均霑式的措施是否如國外經驗,造成許多殭屍企業以及影響工作誘因。除了無可避免的紓困與振興政策外,政府對於人民期待的所得與生活品質提升應提供方向感與具體路徑。人民的期待遠高於「安慰劑」。

邱俊榮指出,成熟的民主與執政,需要建立政策成本效益評估的機制。他強調,比起發錢、發券更重要的事情,是民眾的所得與生活品質提升應提供方向感與具體路徑。對於超徵稅收怎麼用,提出彌補油電虧損、彌補健保虧損、學貸免息等方式,這些作法固然是「還稅於民」的另一形式,作為短期平抑物價或紓困的目的可以接受,但長期應避免影響價格機能的正常運作而導致資源錯置。

邱俊榮強調,經過此事後,未來應該建立制度化機制,例如未來若超徵、短徵的話,應該如何因應,以減少不必要的爭議。另外,依據可能不同的稅收高、中、低水準,在年度開始預先初步規劃包含還債在內的可能用途。

立委鍾佳濱:除了發現金,更應降低近貧族負擔

立法委員鍾佳濱指出,民主通常從非常糟糕、不那麼糟糕中選擇,而超徵是假議題,台灣近年經濟外熱、內冷,除了發現金,更應該降低近貧族負擔,希望透過理性討論,對未來有幫助。

應該要提升可支配所得並朝二方向來做,一方面是免繳稅,如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等。另一方面是代償費,如學貸、國民年金(家庭主婦、家庭主夫)、農漁保。

除普發現金,可減少稅收、補貼特定族群。例如其中220億元若不普發,可以照顧哪些人,包含農保加農民職災保險約10億元、國民年金的家庭主婦、家庭主夫部分約130億元、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約30億元、就學貸款約50億元。

他分析,長期來看,先處理選民的心情,才能處理事情。而發現金不是好的政策,但既成事實,建議可用減債、免稅的方式,沒有太多的行政成本,讓近貧族獲得喘息,且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這不是買票政策,因為社會是一體,要互相體貼,談一談如何做下一步。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宜展指出,超徵根本是個假議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臺灣大學蔡宜展:超徵要普發現金,短收是否全民增稅?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宜展指出,鉅額超徵沒有反映在負債餘額的變動。其中,特別預算是台灣獨有制度,除了年度預算外,因應緊急重大情事所提出的預算,原則上應屬突發性、重大性與例外性需求,不應年年常態化編列,但自2001年以後,中央政府年年編列特別預算。

蔡宜展認為,超徵根本是個假議題,雖然有鉅額超徵,政府的未償還債務仍持續上升,原因是中央政府將部分支出隱藏於前瞻計畫特別預算,而超徵要普發現金,那將來如果短收,是否要全民增稅?

他建議,台灣有一個特有的財政結構,就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已開發國家跟台灣央行一樣,連續近20年,每年為國家財政貢獻6%以上的歲收,應該檢討現行財政結構,進行根本性改革,因為貶值跟低利率,讓台灣經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如果超徵是常態,該討論讓央行盈餘繳庫退場,讓央行能夠更獨立超然的去執行貨幣政策。

中華經濟研究院葉俊顯:公共財牽涉利益、資源分配,可能造成陷阱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分析,所謂「公共財的悲劇」,就是告訴我們公共財牽涉到個人利益、公共利益,到資源分配,可能會造成陷阱,也就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解決悲劇可以私有化,把公共資源當成自己的資源就知道怎麼用。

葉俊顯分析,可以理解做政策滿難的,要讓政策做到每一個人都高興,政府就厲害,但不是代表放棄政策推廣,還是要持續做、持續溝通,達到最大的目的、目標。未來大家對稅收公共財有更多認識,希望在公民社會中慢慢免疫,對於錢應該怎麼花,有比較好的幫助跟發展。

金研院黃崇哲:財政紀律很重要,普發現金,只是讓人民快速花費

最後,金研院院長黃崇哲做結語,財政紀律很重要,而換個角度來想,希望未來增加經常門的收入,普發現金的話只是讓人民很快速的花費,但如果這樣的資金轉換成為讓人民借錢給政府,例如投資在太陽能儲能等或者是長照方面,未來反而變成人民長期的現金流。政府需要及早設計讓下一代人民生活更好的公共建設或者公共服務,若能掌握這樣的財源且不使年輕人增加負擔,更能贏得人民的信賴!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財經要聞

#普發現金#還稅於民#公共建設#財政韌性#蘇建榮#國庫#超徵#財政赤字#連賢明#邱俊榮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40

0.0702

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