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西進退燒!銀行海外布局瞄準東協 新南向成獲利金雞母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黃政杰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7/12 18:29
最後更新時間:2022/07/12 18:29
現代金融高度全球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現代金融高度全球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採訪、撰文:蘇偉華

從輸入到輸出、西進到南進 台灣金融海外布局版圖移動
 

【台灣銀行家】
銀行業擴大對國際金融布局的執行計畫,已轉為深耕業務,其中的利器就是數位轉型。遠距工作與內部資訊雲端化,讓人力有效精簡,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數位化,更容易整合銀行業務的專業及海內外據點的力量,滿足顧客需求。

在金融高度全球化的今日,海外布局成為金融機構創造成長動能的重要引擎。除了本身的成長、獲利,金融海外業務推動甚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金融發展命運。許多人不知道,台灣現代金融的濫觴,其實來自日本金融機構設立的海外分行;而台灣從早期殖民地金融,一路走來,到如今遍布全球的632家海外據點,見證了台灣金融能量從輸入轉為輸出的軌跡。而在台灣金融海外拓展的過程中,ECFA一度讓不少金融機構將西進中國當作新的肥美沃土;然而面臨中國經濟本身問題重重,金融政策飄忽不定,以及美中貿易戰造成供應鏈遷移潮的因素交織下,台資銀行在中國其實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台灣金融朝向「南進」、「東進」發展,海外布局呈現新貌。

金融機構的數位趨勢持續流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首批現代化銀行 自日本輸入

回顧歷史,台灣金融現代化的發展,事實上也受惠於當時日本金融海外布局,即「南進」政策的衍生結果。1895年,日本大阪中立銀行在基隆設立「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成為台灣第一家現代化銀行。後來為進一步推動南進政策,於1897年通過《台灣銀行法》,1899年成立「臺灣銀行」。其後,在台日資也跟著集資成立「台灣貯蓄銀行」,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的第一家民營銀行,也是現今第一商業銀行的起源。日治期間,台灣共有7家銀行,包括臺灣銀行、台灣商工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株式會社台灣儲蓄銀行、日本三合銀行以及日本勸業銀行在台分行。

日治時的臺灣銀行,在成立的第2年,就設立海外分行。第一家海外分行是廈門分行,同年在上海、香港也設立代表處,後來陸續在海外有20個分行據點;日本之外,倫敦、紐約都有分行。自此,台灣開始從「金融輸入」邁向「金融輸出」。

國銀境外業務營收與獲利占比。(圖/台灣銀行家)

1990年代起 海外拓點遍地開花

1990年代,隨著開放多家新銀行設立加入金融市場營運,本國銀行申設海外分支機構政策鬆綁,再加上國內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利差低,促使銀行紛紛尋求海外發展機會。國內商業銀行積極地赴海外設置分支機構,有三大主要考量,一是追隨台商腳步,滿足台商在海外的資金需求;二是開拓新客源,分散風險;三是海外市場利差較高,對資產報酬率的提升有明顯幫助。從「圖1」即可看出,近10年來,銀行海外業務營收(含OBU)占整體營收的比率大約在10%至20%左右,最高為2006年的26%,但以獲利(稅前損益)占比來看,卻有25%至35%的水準以上,2020年甚至達40%。明顯看出,海外業務的增加,的確長期對於獲利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國銀大陸曝險占淨值百分比。(圖/台灣銀行家)

西進退燒 東協成耀眼明星
 

國銀對大陸曝險占比最高出現在2014年第4季,當時曝險金額高達新台幣1兆7,766億元,占淨值比68%,其後占比逐年下滑「圖2」。在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爆發後,國銀西進更為謹慎,2022年第1季占淨值比僅33.6%,續創歷史新低,僅剩全盛時期的不到一半。金管會也持續緊盯國銀的對中曝險,對中國分行、OBU及海外分行對中授信、投資及同業拆借總額,訂下「對陸曝險淨值比」門檻。單一銀行對陸曝險占淨值比若逾80%,就會被列入「警示」,將被金管會高度關切。回顧過去10年,整體而言,金融業西進困境頻頻,不少金融機構吃盡苦頭,而近年中國國進民退潮擴大,企業監管力道加大及房地產市場風暴、疫情封城等諸多不利影響下,本國銀行陸續對中國投資也快速縮手。

但另一方面,近10年來,東協市場成為越來越耀眼的明星。東協於2015年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後,整合成為一個總人口大於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歐盟的全球第三大市場;目前人口約有6.5億人(占全球近10%),並持續成長中;經濟處於高成長階段,動能強勁,且中產階級平均所得逐漸提高,擁有超過5成的年輕勞動力及人口紅利,具年輕族群消費力。《經濟學人》即預測,AEC在2030年可望躍升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台商前往東協國家投資,原先是著眼於追求當地所擁有的天然資源及廉價勞工的低成本,但隨著東協國家消費能力逐漸受到各國重視,外人投資金額逐年增加,外資企業大舉進駐,造就新一波快速成長。東協龐大的市場需求是現在式,而成為全球工廠則為現在進行式。

國銀海外季獲利金額及新南向國家獲利占比。(圖/台灣銀行家)

新南向遍地開花 成海外獲利重要來源

在考量市場規模、經營環境、發展潛力、收益/風險等關鍵發展因素後,台灣金融業紛紛強化東協新據點。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2年首季止,國內16家金控集團增加新南向國家放款逾新台幣千億元,增加投資亦逾1,384億元;整體在海外共632個分支機構中,設在新南向國家的據點高達336個,占整體海外據點逾5成。包括「東南亞10國」、「南亞6國」及「紐澳兩國」共18國,目前已逐漸成為國銀獲利金雞母:國銀在新南向市場首季稅前盈餘新台幣44.2億元,創下近5年同期新高,除了緬甸呈現小虧,其餘皆獲利,獲利前五大分別為柬埔寨的10億元、新加坡9.2億元、越南7億元、澳洲6.7億元、泰國5.9億元。以據點多寡排列,國銀最多為泰國,共有112個分支機構;其次為越南的59個據點、柬埔寨54個。近3年國銀海外最熱門申設據點分別為越南、印尼、澳洲、新加坡、泰國及柬埔寨等。整體來看,儘管國銀海外整體獲利有所起伏,但新南向地區獲利占比多呈穩步提升態勢「圖3」。

 
台灣許多銀行擴大對國際金融布局的執行計畫。(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實體據點成本高 靠數位力破疆界限制

台灣金融最終還是想「走向國際」,但國際化本身並非戰略目標。在新南向政策下讓銀行業進軍東南亞,理想的作法當然是建立一家國際知名品牌,或者是和東南亞的業者建立良好關係。然而目前各國監理及法規日趨嚴格繁雜,如反洗錢、個資保護、資訊安全及移轉定價等,大幅增加銀行法令遵循成本,也讓跨境經營面臨更多合規的要求,同時墊高實體分行設立的成本。

銀行海外分支機構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要能夠配合銀行整體發展的策略方向與營運戰略。有些據點可以帶來短期的獲利,有些據點是可以產生長期的效益,因此由點、線、面的整合思維來思考海外布局,由點連成線,再由線連成面,結合海內外的資源與平台。而台灣銀行業必須要學習如何跨文化管理和跨區域資源整合,發揮更大的力量,協助顧客在海內外拓展業務,並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有優秀的表現。

因此,許多銀行目前擴大對國際金融布局的執行計畫,已由據點的布局,轉為業務的深耕,其中的利器就是數位化轉型。一方面,遠距工作與內部資訊雲端化,讓海外據點的人力有效精簡,騰出更多資源從事海外業務的深耕。另方面,供應鏈金融的數位化,更容易整合銀行各項業務的專業及海內外據點的力量,滿足顧客的需求,提供顧客更完整的金融服務,發揮金融平台的效益。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金融#全球化#銀行#數位轉型#日本#大陸#東南亞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86

0.0800

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