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近來談到美中關係時,「台灣牌」三個字常被提及。其實自美中建交以來,「台灣牌」就一直存在,只是隱而未顯,直到2018年川普發動貿易戰,「台灣牌」才逐漸浮出水面。
 
嚴格來說,川普前期並沒那麼想打「台灣牌」;他就職前和蔡總統通話,更多是受薛瑞福等親台幕僚影響,是在不諳台海複雜情勢下的意外舉動。後來他到中國訪問,獲習近平在紫禁城隆重接待,「台灣牌」就被他拋到腦後,變成只是「桌上的筆尖」。
事情變化起於2018年。那年三月中國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主席最長兩任的限制,為習近平延長任期鋪路,驚動西方各國,更驚醒向來對中國抱持「和平演變」想法,以為中國經濟開放後就會走上西方民主模式的美國菁英層。
 說巧不巧,過沒幾天川普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一開始只是加徵關稅,接著就蔓延到科技和金融領域,戰線越拉越長,變成地緣政治﹑意識形態與修昔底德式的霸權之爭,「台灣牌」是到這時候才正式端上檯面,成為美國用來箝制中國的武器。
川普後期,美國不斷深化與台灣關係,國會頻繁通過友台法案,國務卿龐培歐甚至公開批評一中政策已經過時,變相為美國打「台灣牌」做辯護。這使得美中對抗逐級升高,北京焦慮不安之餘,轉而寄望拜登政府。
現在拜登上任一年餘,美中對抗情勢依舊。拜登政府雖然公開稱無意改變中國政治體制,也不會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但拜登切香腸式的推進與台灣關係,在北京看來卻是刻意在讓一中政策空心化。
更大的衝擊是一個月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在參議院聽證時表示,台灣對「區域安全和美國不可或缺的國防利益,至關重要」,他指台灣在安全上,「處於第一島鏈關鍵樞紐」;在經濟上,「對區域與全球經濟的整體性不可或缺」;以及在民主價值上,「相對於大陸是燈塔」。
瑞特納的說法,引起美國專家的關注,例如曾當過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現任美國昆西研究所研究員的史文解讀,這意味台灣被視為美國的戰略資產,不能讓北京掌握;這也表示美國直接放棄在建交時與北京所達成的一個中國政策諒解。
英國金融時報駐台資深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也撰文指出,在北京看來,瑞特納的聲明被解讀為美國已丟棄所有假裝、不再默認台灣和中國統一。文中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認為,美國有關台灣的戰略思維一直遵循麥克阿瑟路線,具體行動顯示「他們確實不希望中國統一,瑞特納現在把這點大聲說出來了」。
文章說,美國正向中國展現麥克阿瑟將軍七十年前所言台灣是「永不沉沒航空母艦」的戰略價值,而華盛頓明確聲明表態台灣扮演的區域安全角色,正是對北京更加強硬立場的一環。
 上月底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採訪,發表對美中台關係的看法,王毅特別警告:「美國違背中美建交時作出的承諾,縱容鼓勵台獨勢力,試圖歪曲和掏空一中原則,不僅將把台灣帶入極其危險的境地,也將使美國面臨不可承受的代價」。王毅這番「有的放矢」的話,就是衝著瑞特納而來。
近日美國將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美國國防戰略」、「美國的對中戰略/政策」等報告,外界關注瑞特納的說法會不會寫進這些戰略文件中。這也是王毅選在此時向美方發出警告的原因,尤其今年二月底就是美中上海公報簽訂五十周年,三月中國全國兩會召開,年底還有攸關習近平第三個任期的廿大,北京正苦於疫情多發﹑經濟下行等內部壓力,不希望再增加外交上的挑戰。
然而瑞特納的說法如果成為美國的戰略方針,影響必然深遠。美國原本希望中國在經濟開放後,會逐漸擁抱西方民主國家創造的政治價值和國際規範,但如今美國已經不抱此希望,其台灣政策跟著改變,這也是瑞特納聲明最重要的結論,就是美國不應允許台灣在任何情況下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一九五○年六月麥克阿瑟曾在一份最高機密備忘錄中,力促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不要讓中國取得對台灣的控制,主因是台灣位於中國海岸外的島鏈中央,在衝突時有戰略價值,並警告一旦台灣遭控制,將危及美國的戰略利益。如今美國正在重拾七十年前的戰略,再度把台灣視為「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
對兩岸關係來說,這將是新的挑戰。一般認為,廿大之前,習近平不會多戰線進行,因為必須處理複雜矛盾的內政與外交問題,還有黨內雜音、政府與黨的人事安排等。因此,今年上半年北京應會力求克制,這可從習的新年賀詞,對兩岸著墨不多,都是老調重彈看出。
 
但廿大後,習為彰顯第三任期的政績與歷史定位,對台政策可能就會轉向強硬。加上年底台灣和美國都有選舉,美國十一月將舉行期中選舉,共和黨一定會猛攻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民主黨政府對中國更不能軟弱。一旦期中選舉民主黨失去國會多數,使得2024川普捲土重來可能性大增,或者北京眼看無法阻擋民進黨2024繼續執政,對台灣恐怕就會採取更激進的手段,不能不防。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近來談到美中關係時,「台灣牌」三個字常被提及。其實自美中建交以來,「台灣牌」就一直存在,只是隱而未顯,直到2018年川普發動貿易戰,「台灣牌」才逐漸浮出水面。
嚴格來說,川普前期並沒那麼想打「台灣牌」;他就職前和蔡總統通話,更多是受薛瑞福等親台幕僚影響,是在不諳台海複雜情勢下的意外舉動。後來他到中國訪問,獲習近平在紫禁城隆重接待,「台灣牌」就被他拋到腦後,變成只是「桌上的筆尖」。
事情變化起於2018年。那年三月中國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主席最長兩任的限制,為習近平延長任期鋪路,驚動西方各國,更驚醒向來對中國抱持「和平演變」想法,以為中國經濟開放後就會走上西方民主模式的美國菁英層。
川普後期,美國不斷深化與台灣關係,國會頻繁通過友台法案,國務卿龐培歐甚至公開批評一中政策已經過時,變相為美國打「台灣牌」做辯護。這使得美中對抗逐級升高,北京焦慮不安之餘,轉而寄望拜登政府。
現在拜登上任一年餘,美中對抗情勢依舊。拜登政府雖然公開稱無意改變中國政治體制,也不會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但拜登切香腸式的推進與台灣關係,在北京看來卻是刻意在讓一中政策空心化。
更大的衝擊是一個月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在參議院聽證時表示,台灣對「區域安全和美國不可或缺的國防利益,至關重要」,他指台灣在安全上,「處於第一島鏈關鍵樞紐」;在經濟上,「對區域與全球經濟的整體性不可或缺」;以及在民主價值上,「相對於大陸是燈塔」。
瑞特納的說法,引起美國專家的關注,例如曾當過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現任美國昆西研究所研究員的史文解讀,這意味台灣被視為美國的戰略資產,不能讓北京掌握;這也表示美國直接放棄在建交時與北京所達成的一個中國政策諒解。
英國金融時報駐台資深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也撰文指出,在北京看來,瑞特納的聲明被解讀為美國已丟棄所有假裝、不再默認台灣和中國統一。文中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認為,美國有關台灣的戰略思維一直遵循麥克阿瑟路線,具體行動顯示「他們確實不希望中國統一,瑞特納現在把這點大聲說出來了」。
文章說,美國正向中國展現麥克阿瑟將軍七十年前所言台灣是「永不沉沒航空母艦」的戰略價值,而華盛頓明確聲明表態台灣扮演的區域安全角色,正是對北京更加強硬立場的一環。
近日美國將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美國國防戰略」、「美國的對中戰略/政策」等報告,外界關注瑞特納的說法會不會寫進這些戰略文件中。這也是王毅選在此時向美方發出警告的原因,尤其今年二月底就是美中上海公報簽訂五十周年,三月中國全國兩會召開,年底還有攸關習近平第三個任期的廿大,北京正苦於疫情多發﹑經濟下行等內部壓力,不希望再增加外交上的挑戰。
然而瑞特納的說法如果成為美國的戰略方針,影響必然深遠。美國原本希望中國在經濟開放後,會逐漸擁抱西方民主國家創造的政治價值和國際規範,但如今美國已經不抱此希望,其台灣政策跟著改變,這也是瑞特納聲明最重要的結論,就是美國不應允許台灣在任何情況下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一九五○年六月麥克阿瑟曾在一份最高機密備忘錄中,力促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不要讓中國取得對台灣的控制,主因是台灣位於中國海岸外的島鏈中央,在衝突時有戰略價值,並警告一旦台灣遭控制,將危及美國的戰略利益。如今美國正在重拾七十年前的戰略,再度把台灣視為「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
對兩岸關係來說,這將是新的挑戰。一般認為,廿大之前,習近平不會多戰線進行,因為必須處理複雜矛盾的內政與外交問題,還有黨內雜音、政府與黨的人事安排等。因此,今年上半年北京應會力求克制,這可從習的新年賀詞,對兩岸著墨不多,都是老調重彈看出。
但廿大後,習為彰顯第三任期的政績與歷史定位,對台政策可能就會轉向強硬。加上年底台灣和美國都有選舉,美國十一月將舉行期中選舉,共和黨一定會猛攻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民主黨政府對中國更不能軟弱。一旦期中選舉民主黨失去國會多數,使得2024川普捲土重來可能性大增,或者北京眼看無法阻擋民進黨2024繼續執政,對台灣恐怕就會採取更激進的手段,不能不防。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