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近來通過許多與台灣相關的決議案,也提出了一些具突破性的法案,雖然後者並不一定能成為真正的法律,但基本上這些法案都提出,都能獲得跨黨派支持。這些相關的法案及決議案都提到《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或是以其為提案的法理基礎。但,這就表示美國國會「友台」是確定、穩定的常態嗎?
在川普總統上台後,美國政黨政治愈來愈極化的情況下,儘管對台政策上仍然是不分黨派的友好,但選舉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也讓許多親台議員的選情受到影響。舉例來說,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幾位親台共和黨議員,由於選區的民主黨支持度高於共和黨,去年有佛羅里達州的羅斯─蕾婷南(Ileana Ros-Lehtinen)和加州的羅伊斯(Ed Royce)兩位選擇退休。這兩位都曾擔任過外交委員會的主席,多次訪問台灣,是眾議院中親台勢力的代表。另外,加州的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不幸敗下陣來,也是相當可惜。
在明年的國會選舉中,賈德納(Cory Gardner)參議員目前是共和黨所有面臨改選的現任議員中,選情最膠著的一位,美國著名的選舉政治分析網站《薩巴托的水晶球》(Sabato’s Crystal Ball)就將其列為五五波的競賽。在眾議院方面,去年提出《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Taiwan Defense Assessment Commission Act)的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眾議員培根(Don Bacon)也是面臨五五波的選情。另外對台灣極其友好的共和黨籍俄亥俄州眾議員夏波(Steve Chabot)及德克薩斯州的馬考爾,雖然略佔優勢,但選情並非完全穩定。
我們真誠希望這些友台議員能夠在明年的國會選舉中連任成功,但畢竟他們是否當選,並不操之在我,而是在於選區內的選民結構及投票行為。可知,我們不該也不能把台灣的命運,全盤寄託在美國政治上。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論壇,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