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科學不一樣】「會呼吸道路」 利用JW海綿工法調節


發佈時間:2014/07/16 22:4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夏天高溫悶熱,走在路上真的很不舒服,有學者研發出一種會呼吸的道路,下雨天它會自動儲存水分,高溫的時候會把水分蒸發出來,緩解路面悶熱,是一種新的JW海綿生態工法。

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柳中明:「它這個是沙子啊,然後水一通,然後沙子就整個下去了。」

將道路上的小孔通一通,可以看到水流迅速流入地面,看起來跟一般人行道沒什麼兩樣,不過,眼前這一段紅磚地,號稱是會「自己呼吸」。

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柳中明:「那這個會呼吸的道路,在夏天的時候,它的表面溫度可以比這個柏油路至少低20度,那它這個JW這種海綿鋪面,它可以1個小時之內,把阿里山一天的雨水,全部穿透過去。」

會呼吸的道路,就是因為上面有著導水管,可以將多餘的水分,快速排放出去,下方的透水層,先將水過濾,集水層又能夠儲存水分,因此它能夠調節 整個城市的雨量,等到天氣晴朗的時候,水分又能蒸發出來,緩解路面的悶熱,只要依照需求建造,路面即便是,承受飛機這麼重的交通工具,也不是問題。

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柳中明:「就是如果車子排放的這個,污染物進到鋪面之下,排出來以後它的下面很多洞嘛,很多氣孔,所以它就是自動下去,它大概可以把至少70%幾的污染物全部都儲存起來,儲存在下方,而且下方是濕的嘛,又有微生物,它就不會再出來了。」

這種環境工法,提供了一個,人類和生態和平共存的新方式。

#高溫#道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60

0.0429

0.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