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動風氣變得愈來愈興盛,如何利用飲食搭配運動,打造健康的身體也成為顯學,運動營養師這個職業也應運而生,目前全台專業的運動營養師只有10多位。需要大量訓練的運動員營養需求特別不一樣,透過運動營養師一對一的諮詢,打造專屬的營養組合,搭配上訓練,透過科學的測驗分析找出運動員致勝方程式。
運動員走進諮詢室,為了在空手道比賽的量級上更有競爭力,要做體重控制特別向營養師諮詢。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你看起來已經是很輕了,可是如果我們還要再更輕一些的話,你這段時間的飲食部分,我們需要再多做一些調整。」
觀察運動員的飲食及訓練菜單,從中抓出漏洞,提醒要怎麼吃更能讓訓練有加乘效果。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我們在剛運動完的時候,尤其是比較高強度的運動,你在這個狀況之下,趕快去吃一些食物的補充,那最好就是比較好吸收好消化的。」
透過一對一的諮詢量身打造營養需求,他是運動營養師楊承樺,除了擁有營養師資格,為了更了解運動和飲食之間的關係,到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進修,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像是空手道55公斤級世界排名第一的文姿云,還有馬拉松國手陳雅芬,都是他協助過的運動員。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在運動的時候他的腸胃能力,還有就是說他在運動的時候,心裡面跟腦袋的控制能力,能不能讓他可以穩定的下來,藉由一些食物。」
不同的地方在於,運動員的營養需求特別不一樣,尤其對於時間點必須精準控制。
運動營養師楊承樺:「吃的時間點其實在運動營養學裡面,是一件非常重要一件事情,為什麼,就是說我們再一次有被要求強度的訓練之後,你有很多血流量都是往肌肉那邊去送的,那個時候你吃東西進來的話,它很多養分都是往肌肉那邊過去,而不是囤積在脂肪這裡。」
尤其運動完半小時內吃東西,是補充營養的黃金時間,為了更精準知道運動員的身體狀態,位在天母的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有秘密武器。
檢測人員:「那等一下我們照的時候,麻煩過程中都不要移動你的身體。」
打籃球的運動員,躺在機器上面,這台是雙能X光檢測儀。
輻射量小速度快,能準確測得骨密度,還有脂肪分佈及肌肉密度,接下來還要進行一連串測試。
記者呂蓓君:「看起來就像是腳踏車,不過它透過阻力來測試身體的反應,而在運科所裡面有非常多的儀器,用來檢測運動員訓練過後的表現。」
帶上呼吸面罩,看起來就像電影裡面的人物,接下來要在跑步機上面測試,每隔一段時間坡度就會加高,速度將會變得更快直到體力極限。
檢測人員:「大口吸氣大口吸氣加油。」
台北市立大學運科所副教授侯建文:「這台機器這個檢測,叫做最大攝氧量的檢測,它主要可以測量你人體最大耗氧的能力,通常我們做這個的測驗,是要知道你最大耗氧的能力,可以來判斷你有氧的能力有多少。」
運動員陳坤志:「可以從我的這個值知道說,我排乳酸的能力有沒有變得比較好。」
用儀器測試及分析結果,運動結合科學,找出最適合運動員的致勝方程式。
台北市立大學運科所副教授侯建文:「因為我們要透過檢測,我們才可以實際了解,選手或運動員的狀態,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知道,我們介入了之後,他的改變是正向或負向來做一些修正。」
像這樣的專業運動營養師,全台灣在10多位上下,不只是運動員的專業需求,一般民眾對於運動營養知識的渴求也愈來愈大,隨著運動風氣變得愈來愈興盛,運動營養師將會是下一個新興職業。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