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麗華(TSNA專欄作家。資深媒體工作者,報社採訪資歷(1986.7-1987.6、1988.1-2020.6)共33.6年, 曾任大眾報體育組記者、中央日報專刊組記者、體育組記者、聯合晚報育樂組棒球記者、組長。 )
台灣棒球史上出現過無數好手,只有20人能在奧運最高榮譽榜上留名,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他們有個潛在特質,都是老天命定的棒球人,即使在打球過程碰到阻礙與衝擊,他們還是想盡辦法要走上棒球路,最終在奧運場上聚集,現在就來品味他們的棒球人生吧。
 
中華棒球隊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喜摘銀牌,關鍵戰役是「黃金右腕」郭李建夫連兩場力退強敵日本隊,招牌指叉球更是讓日本打者吃盡苦頭,郭李敢放心投出大幅度指叉球,在於蹲捕的白昆弘「用生命護球」,一再用身體擋住提前落地的失控球。
回想抗日大戰,白昆弘說:「我就是盡全力接著與攔住郭李投出的每一顆球,尤其是提前落地的地瓜球,讓他可以放心投,更不能讓日本打者有機會推進壘包或是趁隙得分。」
談起與郭李建夫的搭配,白昆弘說,中華隊陣容大致確定時,共有三位捕手,還有前輩陳執信與張正憲,培訓期間的投捕都是混搭,互相熟悉,大概是到了1991年北京亞洲盃賽,總教練李來發才有固定的投捕組合。
 
三位捕手各有特色,陳執信經驗豐富,打擊不錯,張正憲則是以打擊見長,經常出任指定打擊,相較之後,白昆弘的打擊不出色,「我知道想在中華隊爭得一席之地,就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是扎實守備與靈活腦袋。」
他投入很多時間加強守備,尤其是擋球的部份,並且勤練加快牽制的出手動作,彌補臂力不強的弱點,「捕手養成困難,光是擋球就需要勇氣,要勇敢用身體擋住球,過程非常辛苦,在左訓中心更對著快速投球機接擋球,沒有確實接到球,不是漏到身後,就是打在身上,雖然有穿戴捕手護具,但球來的速度很快,打在身上很痛,還是得忍住。」
回想在中華隊訓練的日子,白昆弘直言,「真的很辛苦,我可以臭屁的說,如果我在全台灣捕手的擋球功力是第二名,我想應該沒有人敢說他是第一名。」
辛苦訓練給予白昆弘的最大回報,就是在奧運對戰日本隊兩場的表現,「我只要能擋住一顆可能會掉分的球,這樣就值得了,更何況是一再擋住險球,就是要讓郭李可以放心投低角度的球。」
白昆弘對郭李建夫的第一印象,是昔日參與少棒比賽,「郭李比我大一屆,還記得他是打中壢雷虎少棒隊,我是台北市永樂少棒隊,曾在比賽中看過他,身材高大,後來一路成為強投,在青棒時期就能越級打成棒,是很厲害的投手。」
後來兩人差點成為華興中學隊友,郭李建夫在國小畢業後,被找去華興中學,卻因不適應嚴格的學長制度,很快就決定退出,回去中壢念書,後來才毛遂自薦轉去榮工棒球隊,得以延續棒球生涯。
 兩人是在1987年首次同隊,都入選中華青棒隊,除了進軍IBA青棒賽與LLB體系的勞德岱堡青棒賽,還有在美國總統山地區的邀請賽。白昆弘記得共有七位選手全程參與三項國際比賽,除了自己與郭李建夫,還有林朝煌與周德賢等人,返國後郭李就被徵召進入中華成棒培訓隊,1988年進軍世界盃賽與漢城奧運,白昆弘則是升上高三。
1989年才進入中華奧運培訓隊的白昆弘,對於郭李建夫的看法又不一樣了,「他是個氣場很強的人,別人很難靠近。」他不敢奢望成為郭李的專屬捕手,畢竟經驗還不夠成熟,感覺讓郭李對自己另眼相看,是在1991年赴美集訓,白昆弘與林朝煌搭配,以4比0擊敗美國隊,也是中華隊少數獲勝的比賽,對白昆弘來說,更是證明蹲捕能力的關鍵比賽。
起初白昆弘不是很了解李來發對球隊的走向,就是對教練團的指示照單全收,現在回頭看,李來發無論在訓練或是比賽,都有按部就班的安排,尤其是投捕手的搭配,更是一路觀察掌握每位球員的特色,最終在1991年亞洲賽調整出固定組合。
他說,「根據教練團的安排,前輩捕手陳執信是搭配同為資深球員的左投羅振榮,年輕投手黃文博與鍾宇政也由前輩引導,我就是搭配郭李建夫、林朝煌與蔡明宏,彼此年紀接近,有校友關係,也好溝通,同時在亞洲賽刻意不讓郭李建夫對上日本隊,只有對南韓隊後援,減少被日本隊臨場情蒐的機會。」
在比賽調度上,白昆弘最佩服李來發的老神在在,「那時根本沒有情蒐小組,球員對於對手球隊並不是很了解,感覺就是在摸索中前進,但李總教練有自己的作戰情蒐,我們就是把他下達的戰術,確實執行成功,一步一步拚到奧運銀牌。」
 --
教練團:高英傑、林華韋、楊賢銘
投手:羅振榮、蔡明宏、郭李建夫、林朝煌、黃文博、鍾宇政
捕手:陳執信、張正憲、白昆弘
內野手:吳思賢、張耀騰、羅國璋、王光熙、黃忠義、林琨瀚、古國謙
外野手:江泰權、陳威成、張文宗、廖敏雄
更多專欄:奧運棒球銀牌30周年/奪牌過程出賽最多投手 蔡明宏一度吸引藍鳥球探接觸
本文為《TSNA》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台灣棒球史上出現過無數好手,只有20人能在奧運最高榮譽榜上留名,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他們有個潛在特質,都是老天命定的棒球人,即使在打球過程碰到阻礙與衝擊,他們還是想盡辦法要走上棒球路,最終在奧運場上聚集,現在就來品味他們的棒球人生吧。
中華棒球隊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喜摘銀牌,關鍵戰役是「黃金右腕」郭李建夫連兩場力退強敵日本隊,招牌指叉球更是讓日本打者吃盡苦頭,郭李敢放心投出大幅度指叉球,在於蹲捕的白昆弘「用生命護球」,一再用身體擋住提前落地的失控球。
回想抗日大戰,白昆弘說:「我就是盡全力接著與攔住郭李投出的每一顆球,尤其是提前落地的地瓜球,讓他可以放心投,更不能讓日本打者有機會推進壘包或是趁隙得分。」
談起與郭李建夫的搭配,白昆弘說,中華隊陣容大致確定時,共有三位捕手,還有前輩陳執信與張正憲,培訓期間的投捕都是混搭,互相熟悉,大概是到了1991年北京亞洲盃賽,總教練李來發才有固定的投捕組合。
三位捕手各有特色,陳執信經驗豐富,打擊不錯,張正憲則是以打擊見長,經常出任指定打擊,相較之後,白昆弘的打擊不出色,「我知道想在中華隊爭得一席之地,就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是扎實守備與靈活腦袋。」
他投入很多時間加強守備,尤其是擋球的部份,並且勤練加快牽制的出手動作,彌補臂力不強的弱點,「捕手養成困難,光是擋球就需要勇氣,要勇敢用身體擋住球,過程非常辛苦,在左訓中心更對著快速投球機接擋球,沒有確實接到球,不是漏到身後,就是打在身上,雖然有穿戴捕手護具,但球來的速度很快,打在身上很痛,還是得忍住。」
回想在中華隊訓練的日子,白昆弘直言,「真的很辛苦,我可以臭屁的說,如果我在全台灣捕手的擋球功力是第二名,我想應該沒有人敢說他是第一名。」
辛苦訓練給予白昆弘的最大回報,就是在奧運對戰日本隊兩場的表現,「我只要能擋住一顆可能會掉分的球,這樣就值得了,更何況是一再擋住險球,就是要讓郭李可以放心投低角度的球。」
白昆弘對郭李建夫的第一印象,是昔日參與少棒比賽,「郭李比我大一屆,還記得他是打中壢雷虎少棒隊,我是台北市永樂少棒隊,曾在比賽中看過他,身材高大,後來一路成為強投,在青棒時期就能越級打成棒,是很厲害的投手。」
後來兩人差點成為華興中學隊友,郭李建夫在國小畢業後,被找去華興中學,卻因不適應嚴格的學長制度,很快就決定退出,回去中壢念書,後來才毛遂自薦轉去榮工棒球隊,得以延續棒球生涯。
1989年才進入中華奧運培訓隊的白昆弘,對於郭李建夫的看法又不一樣了,「他是個氣場很強的人,別人很難靠近。」他不敢奢望成為郭李的專屬捕手,畢竟經驗還不夠成熟,感覺讓郭李對自己另眼相看,是在1991年赴美集訓,白昆弘與林朝煌搭配,以4比0擊敗美國隊,也是中華隊少數獲勝的比賽,對白昆弘來說,更是證明蹲捕能力的關鍵比賽。
起初白昆弘不是很了解李來發對球隊的走向,就是對教練團的指示照單全收,現在回頭看,李來發無論在訓練或是比賽,都有按部就班的安排,尤其是投捕手的搭配,更是一路觀察掌握每位球員的特色,最終在1991年亞洲賽調整出固定組合。
他說,「根據教練團的安排,前輩捕手陳執信是搭配同為資深球員的左投羅振榮,年輕投手黃文博與鍾宇政也由前輩引導,我就是搭配郭李建夫、林朝煌與蔡明宏,彼此年紀接近,有校友關係,也好溝通,同時在亞洲賽刻意不讓郭李建夫對上日本隊,只有對南韓隊後援,減少被日本隊臨場情蒐的機會。」
在比賽調度上,白昆弘最佩服李來發的老神在在,「那時根本沒有情蒐小組,球員對於對手球隊並不是很了解,感覺就是在摸索中前進,但李總教練有自己的作戰情蒐,我們就是把他下達的戰術,確實執行成功,一步一步拚到奧運銀牌。」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中華棒球隊正選名單
總教練:李來發教練團:高英傑、林華韋、楊賢銘
投手:羅振榮、蔡明宏、郭李建夫、林朝煌、黃文博、鍾宇政
捕手:陳執信、張正憲、白昆弘
內野手:吳思賢、張耀騰、羅國璋、王光熙、黃忠義、林琨瀚、古國謙
外野手:江泰權、陳威成、張文宗、廖敏雄
更多專欄:奧運棒球銀牌30周年/奪牌過程出賽最多投手 蔡明宏一度吸引藍鳥球探接觸
本文為《TSNA》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