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追思會致詞「榮幸、欣慰」 馬挨批「不得體」


發佈時間:2010/07/13 17:2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國寶級音樂大師黃友棣7月初病逝,家屬今天舉辦追思會,總統馬英九親自出席。不過今天也是總統的60歲生日,致詞時馬總統表示,能在60歲生日這天,來送大師最後一程,深感「榮幸、欣慰」。不過資深國文教師認為,追思會場合使用「榮幸、欣慰」等含有開心意味的字眼,實在不恰當、不得體。

總統馬英九(演唱):「我把杜鵑花插在你胸前。」

馬總統引吭高歌,一曲「杜鵑花」悼念,與世長辭的音樂大師黃友棣。馬英九(演唱)(99.02):「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看著影片,2月才到醫院探視病床上的黃友棣,馬總統忍不住紅了眼眶,馬總統參與音樂大師追思會,恰巧是自己60歲生日,感觸特別深。馬英九:「今天是我60歲的生日,我在今天能夠為國寶級的音樂家,送上最後一程,我深感『榮幸跟欣慰』。」

沒聽錯,馬總統「榮幸、欣慰」掛嘴邊,資深國文老師立刻糾正,不對!不對!搶救國文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縱然你心裡覺得,這麼多人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來支持你在這個場合上面,你絕對不能講這樣不得體的話。」

根據教育部辭典,「榮幸」有非常光彩、幸運的意思;「欣慰」則是高興又安慰,怎麼說都和追思會有點不對味。李素真:「應該來…應該是會沉痛才對,不然的話,你覺得不是那麼沉痛,就說沉重。」

參加追思會,馬總統提自己生日,又說「榮幸、欣慰」,恐怕讓在場人士情緒難以轉換。

#馬英九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4

0.0587

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