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華銀行將退出台灣外幣現鈔供應,央行表示已協請兆豐銀等4家公股銀行擔任中間商,向美國銀行買進外幣現鈔,提供給其他銀行,確保民眾換匯不受影響。
目前提供本國銀行外幣現鈔的供應商有兩家,分別是大華銀行與美國銀行,而台灣主要銀行分別和這兩家外銀訂定合約,其中也有部分銀行都有簽約,輪流供應外幣現鈔。
然而有媒體報導,受洗錢防制日趨嚴謹影響,大華銀行日前通知各往來銀行,6月18日起不再擔任外幣現鈔供應商,美國銀行將成為台灣唯一外幣現鈔供應商。有銀行業者指出,僅剩一家美國銀行、且美國銀行也縮編外幣現鈔業務的情況下,本國銀行取得外幣現鈔的成本恐增加,民眾未來買外幣現鈔可能變貴。
對此,央行主管表示,日前已找公股銀行開會,商請由兆豐銀行、台灣銀行、合庫銀行與第一銀行擔任外幣現鈔中盤商,向美國銀行買進外幣現鈔,再賣給其他國銀,務必做到完美銜接,「能做到讓民眾換匯時沒有感覺,就是最好的」。
財經官員透露,為因應年底的洗錢防制評鑑,各銀行積極招聘洗錢防制專業人才,並耗資更新系統,經營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已經有很多銀行陸續提高匯款手續費,或者是外幣交易手續費,「未來銀行服務費用提高是可預見的,外幣現鈔業務只是其中一項」。
不過,央行主管說,大華銀行退出外幣現鈔業務,除了洗錢防制以外,「他們其實看得更遠」他表示,現在支付工具日趨多元,包含信用卡、電子支付,「有些國家,甚至連本國貨幣都不用了。」未來現金支付雖然不會消失,但預料將持續萎縮,大華銀行已經看到這樣的趨勢,因此退出外幣現鈔業務。
「消費者自己也會精打細算。」匯銀人士說,未來若因外幣現鈔供應來源變少,導致銀行買外幣現鈔的成本增加,會反應在民眾前往銀行換外幣時的「現鈔賣出」價格,但即期匯率不受影響,意即未來外幣現鈔賣出價與即期匯價的匯差可能會擴大,但民眾出國消費若使用信用卡,參考的都是即期匯率,因此不排除出國旅遊的民眾會調整消費型態,用非現金支付取代外幣鈔券。
央行主管也說,目前許多銀行都有推出海外消費享現金回饋的信用卡,不僅可以抵消信用卡海外交易手續費,甚至還有額外回饋;且信用卡消費是根據即期匯率,低於現鈔匯率,加上國外人身安全考量,越來越多民眾出國時會減少外幣現鈔使用比率,未來民眾兌換外幣現鈔的需求也會降低,因此大華銀行退出外幣現鈔供應,影響相對有限。(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