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在台灣頻繁發生,旅德學者黃若亭建議,政府在都市規劃時應未雨綢繆,積極因應未來暖化情境,才能跟上國際氣候調適(climate adaptation)政策的腳步。
黃若亭目前是德勒斯登(Dresden)工業大學環境管理與經濟博士的候選人,曾多次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對城市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相關的公民參與有深入研究。
她12月將返台到中研院、高雄市政府和國家災害防治中心等地演講。
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極端氣候,在台灣表現在頻繁發生颱風的強度,以及高溫日數一再打破紀錄,黃若亭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氣候變遷對環境帶來不可逆的衝擊,目前台灣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有制定調適策略,例如興建減少洪水災害的滯洪池,但嚴格來說,從都市規劃開始就必須考慮到未來的情境,並考量老弱婦孺、民眾和企業的不同需求,才能算是真正的調適政策。
她舉德國漢堡港口新城(HafenCity)都市更新計畫為例說,區內新蓋的建築全都高於海平面7到8公尺,荷蘭的漂浮城市也設計成不怕淹水,這些都是考慮到地球暖化最壞情境所做的調適設計,而且打破過去做法,由公私部門共同出資。
黃若亭說,調適就是去面對和預想氣候變遷的未來情境,比方在規劃軌道交通和工業區時,有沒有考慮到將來溫度和海平面的上升?政府也應該模擬和公佈各縣市不同地區未來的淹水與升溫情境,讓民眾買和蓋房子時有所依據。
黃若亭強調,調適本質上是在地的議題,實際的執行單位是地方政府、社區與個人,政策說明要夠淺顯,讓一般民眾看得懂,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她認為,台北市提出的海綿城市是很好的開始,期待台灣各地方政府都能加快調適規劃的腳步。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3次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 23)剛剛落幕,黃若亭曾參與多場會議,對國際社會減碳趨勢有深入觀察。
她表示,巴黎氣候協定是以國家為單位的碳排減量,但各國氣候專家公認,落實還是要從地方做起,因此她預期,未來各大國際組織將發展出更多針對城市的節能減碳指標和工具。(中央社)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