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10月失業率為3.9%,其中15歲到24歲青年從千禧年以來失業率就居高不下,10月份來到12.44%,原因就是少子化讓家長可以接受孩子賦閒在家的比例變高了,加上企業雇主對年輕人「草莓族」印象而不肯給予較高薪水,都也讓年輕人頻頻換工作,甚至高達8成想朝海外發展。根據統計,台灣青年失業率是整體失業率3倍多、在全球34個OECD會員國中高居第二,顯現青年失業問題很嚴重。
光纖電纜佈線動作,很俐落。
台灣青年黃先生:「剛開始會覺得很難,可是熟練久了其實很簡單,熟透了就每天做同樣事情,然後就沒有挑戰性。」
經常得與水溝蓋或下水道為伍,弄得黑黑髒髒是家常便飯,今年25歲的黃先生最多曾經工作長達15小時,這份工作做了1年多,薪水慢慢從3萬多元調升到4萬多元。
台灣青年黃先生:「一年最多換了30幾次吧,之前因為家裡有些負擔,加上我比較喜歡挑戰我的極限,看一天能做多少工作,所以最高紀錄一天能打3份工,最高我平均那時候2天換一次,因為那時也還年輕就覺得薪水太少。」
18歲就開始工作的他,剛出社會時換工作頻率很驚人,但現在為了解決家中經濟,心態已經慢慢調整。
台灣青年黃先生:「就看你本身心態,如果你覺得這工作太累或薪水太少,那自己心態要轉換,如果因為這樣就要換工作,那根本就是沒有上進心。」
大環境改變不了,那就轉換自己的心態,類似像黃先生這樣的人現在似乎並不多,2000年以前青年失業率大約7%上下,但接下來逐步攀升,根據主計總處統計,15歲到24歲青年失業狀況今年依舊都在11%到13%之間徘迴,10月份也有12.44%,長期居高不下。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以人力銀行網站上面有40萬個職缺,隨時保持40萬個工作機會,敞開大門歡迎大家,所以求職朋友大學畢業之後就不急著、不擔心要趕快找個工作,大部分現在越來越多公司也願意讓新鮮人就職,也就是他不設門檻。」
少子化問題也讓家長將孩子當成寶,提供孩子優渥生活條件,因此青年也不急著找工作,如果再細分來看,2014年全年平均失業率3.96%,而15歲到19歲青年為8.78%,至於20歲到24歲則高達13.25%,是全年失業率3.34倍,諷刺的是在全球間名列前茅!
文大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李健鴻:「青年失業率跟整體失業率的比較倍數值,這個倍數值已經好幾年維持在3倍左右,跟經濟合作發展組織34個會員國比起來,我們算是滿嚴重的,我們只比義大利要稍微好一點。」
YES123公關副理楊宗斌:「2000年之後學歷貶值,大學生、研究所的失業率反而比國高中學歷失業率來的高,而且更雪上加霜的是接下來金融海嘯時候,推出所謂22K大專生實習方案。」
20歲到24歲失業率衝高,也造成學歷不等於就業率窘境,根據統計大學或研究以上學歷的求職者失業率14.13%,相較於國中以下學歷 14.31%,其實兩者相差不多。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台灣能夠接納高學歷的民間企業現在比較少了,包含一些外商公司在亞洲區總部可能在20年間,都會遷移到上海、香港、深圳、北京或新加坡這些地方,如果你念到大學甚至研究所,太過學術會影響你學以致用,所以很多工作就是被迫學非所用而領比較低薪,如果你不想做的話,你可能覺得屈就或就是賦閒在家。」
不願屈就工作也反應了現在年輕人的心態,雇主頻頻喊著招不到人,因為抗壓性、責任感與他們的期待有落差。
文大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李健鴻:「企業雇主重視比例,重視工作態度比例6成左右,應屆畢業生重視程度大概3成多,還是有點落差。」
YES123公關副理楊宗斌:「對8年級生來說有點不太公平,可能草莓族或水蜜桃族這樣汙名化情況,很多雇主在雇用他們時候,其實會裹足不前。」
薪水有多低?根據統計,青年月收入從2010年到2014年這5年來,僅僅增加了2500元,雇主埋怨年輕人抗壓性低而因此不願給高薪,而青年則嫌薪水少而不肯屈就,一來一往就成了惡性循環,造成了年輕人紛紛前往海外。
人力銀行數據顯示,曾在海外工作目前已經回台年輕人有12%以上,目前正在海外工作的則有4.14%,至於未來有意前往海外的高達60%,等於8成年輕人有意願遠渡重洋,主要原因就是薪資過低,流失的年輕人與青年心態,政府與家庭扮演關鍵角色!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