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9日,突如其來的「國家級防空警報」簡訊,引起一陣騷動,也掀起了各界質疑和論戰。飛彈預警單位的退役人員解析,是否決定發布警報,取決於雷達預判火箭軌跡的結果。重點還是中國大陸發射衛星的動作,越來越頻繁。
前空軍飛彈預警中心指管長周宇平:「如這一次來說國防部它去做警報的發布,是因為彈道的偏離,也就是說它擔心火箭落點,與當初預期的方向不同,那很可能會造成比如說,火箭脫離或者是它殘骸落地,造成台灣本島地區人民的損害,所以才會做警報的發布,因為目前來看其實,我們雷達在做偵追的全程,其實並不會有警報發布這件事情。」
運載火箭和彈道飛彈,推進原理大同小異,所以預警系統,運作概念上也完全相同,雷達只負責從某處偵獲目標,從彈道的方向高度到重返大氣層,一路追蹤訊號「推斷落點」,而警報發布,不論範圍是全國還是地區,全都取決於人。
火箭殘骸畢竟不長眼,如果真的朝著本島而來,知情人士透露,我國防空部隊,其實也有比照攔截飛彈的摧毀機制。
前空軍飛彈預警中心指管長周宇平:「現在國防部,必須要馬上把這種機制建立,也就是它要去律定,如果是火箭的殘骸落於本島,它是不是決定要實施攔截,或者說它就讓它落下來,因為落下來的地點還要做詳細的判斷,譬如說它是落在這個公園,或者是荒山野嶺,落點是在人口的密集區的時候,那它是不是應該要發射攔截彈,去做攔截把它打成碎片,或者說你打成碎片之後,是不是又產生更多的傷害,那這個可能在某種程度,必須要做研討,再做後續的決定。」
不過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國防部在一片質疑聲浪中,決定公布當天追蹤路徑,從發射點到殘骸落區都在圖上標明,作法如同兩面刃。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如果今天把我掌握正確資料放出來,那中共也可以依照我放出來的資料,去逆推我的這些雷達,或者是我們鋪路爪雷達的監偵能力。」
前空軍飛彈預警中心指管長周宇平:「事實上我們看當時國防部公佈的圖資,基本上它是直線飛行的路徑,以及它偏移的這個狀況,它沒有時序沒有座標點沒有標高,所以基本上它不會有洩密的影響。」
各種外在壓力下,連帶改變了每日周遭空域動態內容,像是中共運載火箭發射規劃,也一併納入預告,像是1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又按表執行。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因為中國版的星鏈計畫也要開始出來,大概一萬三千顆,那也就是說我們就會看到中國大陸,未來也是非常頻密在發射。」
中國大陸的航天大計,隨著衛星一顆顆送上太空持續前行,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日前指出,光是2023年中共就執行了66次火箭試射,有效酬載也上看240個。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但是美國光是SpaceX,它去年就有接近100次的發射,那美國去年全年都丟到太空的有效酬載,大概是超過2500個,所以大概就可以知道說它中間的實力差距,可是中國現在變成是最大的挑戰者,也是第二大的太空大國。」
如果只看商業市場,從衛星發射能力,通訊和導航,中國大陸都有意觸及,不過民用科技,向來都是軍用的延伸。
看不見的威脅更猝不及防,高空之上的布局態勢正在成形,我國情監偵和決策視野,勢必也得跟進轉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