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軍情變化,國防部每天一報的周遭空域動態,今天(16日)開始,在標示上做出重大改版。事實上,從去年12月開始,內容就陸續調整,像是開始標示空飄氣球的路徑,就引起關注和討論。不過,我方近期也有意從美國軍援當中,取得繫留式氣球,監控周遭海域。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美軍也是因為以色列這個,繫留型的氣球成功部署,所以美軍也重新思考,這些低成本的運作方法,可能會有低空目標來襲的時候,這個就是在二戰中發展的,防空用繫留氣球,就可以作為阻擋。」
儘管預算還沒到位,消息指出,由海軍海洋監偵指揮部規劃接裝,顯然是用於台灣周遭海域,和低空監控,兩種型號最高操作高度,分別是1500公尺和4600公尺,如果部署在東北角一帶和花東,甚至東沙島,理想狀況下氣球上的各項酬載,將能長時間全天候,替國軍掌控海疆風吹草動,前提是相關的系統和設備也全數到位。
最初的確是海巡署有意先採用,直到近年台海周邊,共艦動作頻頻,計畫跟著調整,21世紀的現在,氣球更廣泛的被用於延伸視野,那中國大陸到底想看到什麼。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就是2022年2月出現在美國,這種越洋長程的氣球,它可以搭載的感測器就比較多,就包括部分的電磁偵測設備,或者是影像設備,利用在地國的無線網路,或者是說衛星鏈路把資訊傳回去。」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其實每年中共大概這個時間點,也就是11月到來年的3月,因為風向的關係吹西風,就是說中國大陸的氣球,會往我們這個方向飄,它會飄到西太平洋,那當然放的也有軍方的單位,也有氣象單位,那然就是各有各的科學研究,台灣周邊空域或者是西太平洋的,就是相關的氣候參數,那基本上它等於是在建立一個模型。」
大陸男子:「這叫什麼數字探空儀。」
駐防外島的國軍部隊,去年也曾在營區拾獲類似氣球殘體,時間就在間諜氣球,引爆中美信任危機後,其實要談高空氣球運用,台灣比對岸更早起步。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早期我們都會做心戰的空飄氣球,譬如說我們會在金門,其他外島地方,我們會去放相關的空飄,但這邊可能包含一些危險品,當然有包含一些慰問品。」
隨著情勢變化和科技演進,類似的小動作由無人機取代,不過從去年12月8號開始,國防部一日一報周遭空域動態,不時揭露中共空飄氣球動態,做法的變革引發討論。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並不是說中共它變多,而是過去我們沒有這樣的機制,去固定時間去公佈,有可能是在,是目前在一個美國的要求之下,對於整體的一個東北亞的一個局勢的,安全的前提底下,而去做的一個規劃。」
特別是其中幾枚,在大選期間不知不覺飄過台灣上空,當各界直覺連結灰色地帶衝突,學者分析,每一筆數據蒐集都有其用意。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它一定是有軍事上的一些作用,今天我就說,就算我收這些大氣的參數,或氣候的參數,當然一定是有利於我未來,可能是火箭砲,或者是我的火箭軍的飛彈,各方面來使用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參考,它就是等於說累積長期的在收集。」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