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
近幾年,國際輿論和智庫有關台海戰爭風險論,北京武力犯台論,日益不絕、繪聲繪影。連具體的時間點,都層出不窮。
 
這些研判和分析,大多來自對中國國力近年的崛起,以及其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認為在短時間的未來,中共會因為有軍事上勝利的實力,就勢必會推動實現「統一」的跨海征戰。
然而,審慎研究北京政權內部政經形勢,國際政治大環境,以及各種現實利益的得失,就會發現,對岸以統一、統治和佔領為目的,全面性的武力攻台,現階段可說毫無動機和理由。
因為,北京主政者武力攻台實現「統一」,所取得的內部政治利益,與所要承擔的代價和風險比較,簡直就微不足道。
 
就算中共有了可以武力攻台的軍事能力,只能備而不用。因為所有其它客觀因素完全制約了這種能力,未來發生作用的可能性。
幾千年來的大中華文化,從「秦皇漢武」開始,完成國家「統一」,都是中原王朝和國家,統治者要追求的最高榮耀和歷史功績,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而且,民族主義高漲的今日中國,「統一」也是人民最強烈的集體意識。
但是,擺在當前非關軍事的「8個關鍵因素」,讓中共為追求「統一」而武力攻台,成為一種完全背離現實的假說。
一,集權和不民主的政治體制。
中共領導層會冷靜思考,全面評估各種風險和代價,而不會隨民意的嚮往起舞。民主國家選舉政治,政客為了爭取選票獲取權力,可能會迎合民意和民粹,發動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如當年阿根廷發起,與英國之間的「福島之戰」。但權力已牢牢在手的中共統治階層,反而會更理性地看待戰爭,不會發起一場可能傷及自身統治權安定,和顯然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災難的戰爭。
二,俄烏戰爭的教訓。
從這場戰爭中,台灣和西方民主國家,有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恐懼和擔憂。但北京當局,同樣有著「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這個前車之鑒的參考和教訓。
 三,國際制裁重創經濟。
這次俄國受到以前想象不到的,來自國際社會諸多強烈制裁措施,切斷俄羅斯與世界金融、貿易往來,中斷部分能源出口,外資也全部撤離,導致其經濟在崩潰邊緣。更依靠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維繫經濟的中國,若因發起戰爭受到全球制裁,其結局更為無法承受的慘重。
四,台灣科技產業鏈關鍵角色。
這種角色讓台灣與全球經濟和各國經濟利益的連接關係,數十倍於烏克蘭。一旦中共開戰,等於向全球對台灣科技產品有需求的國家經濟利益直接開戰。不像能源還有取代的管道,台灣有些科技產品,根本沒有其它取代選項。捍衛利益,有比捍衛價值更強烈的動機,讓國際社會共同在事先就阻攔北京有可能的軍事攻台企圖。
五,自傷大陸經濟。
即使對台灣動武範圍和力度非常克制,只針對軍事設施。不直接影響台灣經濟活動,對外貿易,避免引發強烈的國際制裁。但是一旦兩岸處於交戰之下,雙方經濟往來也會立即中斷。台灣的科技產品無法出口大陸,對岸大多資訊產業,和所有需要台灣晶片,如汽車、家電等製造業,也會立刻停擺。可能導致數百上千萬人因此失業。
 六,加速被孤立和圍堵。
美國當前用科技戰等手段防堵中國的崛起,也在推動西方國家加入圍堵同盟。因與中國經濟利益的瓜葛,目前一些國家還不願與美國同步。但一旦對台動武,則會讓美國有理由把「捍衛民主價值」,置放在各國的經貿利益之上,讓他們忍受再痛苦的代價,也要減少與大陸的經貿往來,甚至最後不得不完全切斷經貿關係。
七,大陸民意劇變風險。
如果現在問是否「以武統台」,一定會得到大陸絕對多數民意的支持。不過一旦開戰,不計軍事代價和戰爭結局為何,但因被國際制裁,及自我切斷來自台灣科技產品零組件供應鏈,所導致經濟下滑、產業停擺,可能數千萬人的就業受到直接影響,其他十多億人則間接受到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人民很快就會從為「統一」的歡欣鼓舞,轉變為因現實生活付出慘重代價的憤怒和不滿。而中共政權統治的正當性,就在於能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當因戰爭影響,導致數千萬人失業,和生活失去保障,產生的民怨將威脅中共統治的正當性。
八,無法承擔的高昂統治成本。
武力攻台就算以極少的代價獲取成功,如何統治原本在自由民主政治體制下生活慣了的2300萬台灣人民,也是個大難題。台灣不是香港、西藏、新疆,不可能變成血腥高壓管制的大型集中營。就算沒有暴力抗爭,但要應付每天和平示威,柔性不服從抵抗運動,國際社會的制裁干預,就會讓新統治者疲於奔命。到時候沒有經濟自足能力的台灣,人民又有較高生活水平要求,除非把人都餓死,中共要維持台灣社會運轉、人民生活,必須投入大量且長期的財務支援。「統一」實現了,大陸整個國力都因此可能會被拖垮。
有以上「8個關鍵因素」,雖然中共全面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局部、短暫的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其前提是,當兩岸間爆發某種重大的摩擦和危機,已危及到中共政權的的統治合法性,或動搖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權威性。
之前,1996年台海危機飛彈演習,以及去年佩洛西訪台的圍台飛彈射擊軍演。未來可能發生的,或許會更加強烈一些,甚至演變為局部直接開火的軍事擦撞,但仍不至於發展到全面性武力攻台和佔台。
即使近年來中共對台軍事舉動不斷升級,海峽中線被打破,軍機不時擾台。不過,這些都是向外界宣誓對台灣的主權,對台灣人施加心理壓力,而非真的是為戰爭準備的前奏。
中共為了各種現實利益和政治穩定,更有理由避免台海全面開戰。其維護當下和平的願望,遠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強烈。因為台海若爆發戰事,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害方,顯然非中國和中共政權莫屬。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近幾年,國際輿論和智庫有關台海戰爭風險論,北京武力犯台論,日益不絕、繪聲繪影。連具體的時間點,都層出不窮。
這些研判和分析,大多來自對中國國力近年的崛起,以及其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認為在短時間的未來,中共會因為有軍事上勝利的實力,就勢必會推動實現「統一」的跨海征戰。
然而,審慎研究北京政權內部政經形勢,國際政治大環境,以及各種現實利益的得失,就會發現,對岸以統一、統治和佔領為目的,全面性的武力攻台,現階段可說毫無動機和理由。
因為,北京主政者武力攻台實現「統一」,所取得的內部政治利益,與所要承擔的代價和風險比較,簡直就微不足道。
就算中共有了可以武力攻台的軍事能力,只能備而不用。因為所有其它客觀因素完全制約了這種能力,未來發生作用的可能性。
幾千年來的大中華文化,從「秦皇漢武」開始,完成國家「統一」,都是中原王朝和國家,統治者要追求的最高榮耀和歷史功績,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而且,民族主義高漲的今日中國,「統一」也是人民最強烈的集體意識。
但是,擺在當前非關軍事的「8個關鍵因素」,讓中共為追求「統一」而武力攻台,成為一種完全背離現實的假說。
一,集權和不民主的政治體制。
中共領導層會冷靜思考,全面評估各種風險和代價,而不會隨民意的嚮往起舞。民主國家選舉政治,政客為了爭取選票獲取權力,可能會迎合民意和民粹,發動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如當年阿根廷發起,與英國之間的「福島之戰」。但權力已牢牢在手的中共統治階層,反而會更理性地看待戰爭,不會發起一場可能傷及自身統治權安定,和顯然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災難的戰爭。
二,俄烏戰爭的教訓。
從這場戰爭中,台灣和西方民主國家,有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恐懼和擔憂。但北京當局,同樣有著「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這個前車之鑒的參考和教訓。
這次俄國受到以前想象不到的,來自國際社會諸多強烈制裁措施,切斷俄羅斯與世界金融、貿易往來,中斷部分能源出口,外資也全部撤離,導致其經濟在崩潰邊緣。更依靠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維繫經濟的中國,若因發起戰爭受到全球制裁,其結局更為無法承受的慘重。
四,台灣科技產業鏈關鍵角色。
這種角色讓台灣與全球經濟和各國經濟利益的連接關係,數十倍於烏克蘭。一旦中共開戰,等於向全球對台灣科技產品有需求的國家經濟利益直接開戰。不像能源還有取代的管道,台灣有些科技產品,根本沒有其它取代選項。捍衛利益,有比捍衛價值更強烈的動機,讓國際社會共同在事先就阻攔北京有可能的軍事攻台企圖。
五,自傷大陸經濟。
即使對台灣動武範圍和力度非常克制,只針對軍事設施。不直接影響台灣經濟活動,對外貿易,避免引發強烈的國際制裁。但是一旦兩岸處於交戰之下,雙方經濟往來也會立即中斷。台灣的科技產品無法出口大陸,對岸大多資訊產業,和所有需要台灣晶片,如汽車、家電等製造業,也會立刻停擺。可能導致數百上千萬人因此失業。
美國當前用科技戰等手段防堵中國的崛起,也在推動西方國家加入圍堵同盟。因與中國經濟利益的瓜葛,目前一些國家還不願與美國同步。但一旦對台動武,則會讓美國有理由把「捍衛民主價值」,置放在各國的經貿利益之上,讓他們忍受再痛苦的代價,也要減少與大陸的經貿往來,甚至最後不得不完全切斷經貿關係。
七,大陸民意劇變風險。
如果現在問是否「以武統台」,一定會得到大陸絕對多數民意的支持。不過一旦開戰,不計軍事代價和戰爭結局為何,但因被國際制裁,及自我切斷來自台灣科技產品零組件供應鏈,所導致經濟下滑、產業停擺,可能數千萬人的就業受到直接影響,其他十多億人則間接受到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人民很快就會從為「統一」的歡欣鼓舞,轉變為因現實生活付出慘重代價的憤怒和不滿。而中共政權統治的正當性,就在於能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當因戰爭影響,導致數千萬人失業,和生活失去保障,產生的民怨將威脅中共統治的正當性。
八,無法承擔的高昂統治成本。
武力攻台就算以極少的代價獲取成功,如何統治原本在自由民主政治體制下生活慣了的2300萬台灣人民,也是個大難題。台灣不是香港、西藏、新疆,不可能變成血腥高壓管制的大型集中營。就算沒有暴力抗爭,但要應付每天和平示威,柔性不服從抵抗運動,國際社會的制裁干預,就會讓新統治者疲於奔命。到時候沒有經濟自足能力的台灣,人民又有較高生活水平要求,除非把人都餓死,中共要維持台灣社會運轉、人民生活,必須投入大量且長期的財務支援。「統一」實現了,大陸整個國力都因此可能會被拖垮。
有以上「8個關鍵因素」,雖然中共全面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局部、短暫的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其前提是,當兩岸間爆發某種重大的摩擦和危機,已危及到中共政權的的統治合法性,或動搖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權威性。
之前,1996年台海危機飛彈演習,以及去年佩洛西訪台的圍台飛彈射擊軍演。未來可能發生的,或許會更加強烈一些,甚至演變為局部直接開火的軍事擦撞,但仍不至於發展到全面性武力攻台和佔台。
即使近年來中共對台軍事舉動不斷升級,海峽中線被打破,軍機不時擾台。不過,這些都是向外界宣誓對台灣的主權,對台灣人施加心理壓力,而非真的是為戰爭準備的前奏。
中共為了各種現實利益和政治穩定,更有理由避免台海全面開戰。其維護當下和平的願望,遠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強烈。因為台海若爆發戰事,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害方,顯然非中國和中共政權莫屬。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