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共軍威脅,國軍長久以來的戰略,都是拒敵於彼岸,強化遠程打擊能力,然而也因此荒廢了陸軍砲兵的升級,國軍現在所使用的火砲,大多是二戰時期的產品,原本要對美軍購的新型帕拉丁自走砲,卻又因為產線排擠交貨延宕,無疑對陸軍戰力,造成嚴重衝擊。
德國軍援的PZH2000自走砲,射程達到40公里,56秒內就可發射10發砲彈,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砲之一,從烏俄戰爭不難發現,陸地守勢作戰,採用標槍飛彈這類單兵反甲武器就綽綽有餘,然而要收復失土終究得靠重型火砲,但鏡頭回到台灣,我們的砲兵武器卻極度老舊。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副研究員揭仲:「使用的火砲是祖父級,射擊管制是父親級,操作這些火砲的士兵是年輕人,所以我們陸軍砲兵,可以說是出現三代同堂的詭異現象,所以這些機械化步兵旅的牽引式火砲,早就應該要去做汰換,至於汰換的對象,其實比較適合的還是自走砲,還是自走砲,讓它最起碼可以跟雲豹甲車,差不多的速度這樣去推進。」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副研究員揭仲:「M109A6它的車體,跟國軍現有220幾輛的,M109A2/A5的車體是一樣的,所以在維修作業上它是有一致性的,我們不用另外再重新建立維修線,可是M109A7的車體,跟我們國軍現有的A5/A2,是不一樣的車體,換句話說我們可能為了那少數,也許不到30輛的M109A7,我們還要在國內重新開一個維修線。」
不論是灘岸殲敵,還是地面戰鬥支援,砲兵都能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面對共軍高速搶灘的氣墊船,國軍又老又慢的傳統火砲,幾乎派不上用場,在陸地作戰時,兩軍犬齒交錯,舊型火砲缺乏精準導引,也很難精準支援友軍,現在對美軍購的新型火砲,卻面臨交貨延遲,舊型火砲短期內,恐怕得繼續挑大樑。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最主要就是說整個指管通情上面,我們必須要能夠連接上,所謂的現代數位化戰爭,所謂這個網狀化作戰這樣一個理念,來整合整個從感測器到發射器,即便我們使用的是,二次大戰時期舊的火砲,也能夠在相對精良的,數位化指管體系底下,把它的效能給提升出來。」
面對M109A6的延宕,美方除了建議採購A7,甚至還建議,可以直接把原本的預算,改買更多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然而戰術飛彈,是成本較高的遠程精準打擊,火砲則是大量廉價的短程支援火力,兩者戰術定位完全不同,終究無法互相取代。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我們當然都會覺得說,能夠拒敵於境外是最好的,畢竟不要讓敵人的軍靴踏上台灣的領土,這是最安全的選項,但是我們在做國防建軍,在做準備的時候,你可能的話,陸軍、火砲、車輛這些,你都還是盡可能要去重視,這是為什麼,因為它雖然是最後一道防線,但它也是第一道防線,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想,當敵人如果想要入侵台灣的時候,它可能就會計算說它在海空截擊之下,它有多少的單位,還有辦法能夠踏上台灣的土地,那這個時候它會面對,怎樣的台灣地面部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