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世界地球日之前,台灣首份「淨零排放路徑」計畫終於出爐,其實這份路徑原本預計要在去年COP26前公布,又延到年底,直到今年3月30日,才終於亮相,儘管環團還算肯定這一次報告,不過當中還是有許多爭議必須要更明確討論,尤其這除了關乎台灣未來氣候環境,更關係到9年8800億,比前瞻預算還要高的納稅錢。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楊書容:「民間有聯合5個團體,我們就舉辦了一場上下午,已經7個小時的整個論壇。」
從早上到接近傍晚,幾乎一整天的馬拉松論壇,針對未來環境再著墨,畢竟千呼萬喚,國發會終於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首次全面揭露台灣達到淨零的方法與目標後,這後續還要討論的還很多。
攤開主軸規劃,除了不到20年後的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也喊出2050年時,台灣再生能源於電力系統,占比需達60~70%的明確目標,同時報告中也規劃出,台灣有史以來,針對氣候、淨零最龐大的預算規模,9年8800億,規模比前瞻基礎建設預算還要高。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不足地方來講的話,也是來自於說,那目前他們有一些政策的規劃的方向,就例如是說,一個淨零建築的推動來講的話,是到一般的民宅是要到2050年的時候,才要求新的建築要是淨零建築,但是國際上面的話,其實目標是2030年,再來的話,更不足的部分就是對於工業的部分,最主要的排碳源工業部份來講的話,他沒有提出完整的,所謂這些我們石化產業的接下來,規模縮減了一些政策方向。」
想達到淨零目標,具體時程與雄心卻沒看到,換言之調高預算,錢變多了,但目標卻沒有跟著向上調整
記者陳文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許多企業紛紛響應關燈節能減碳,面對淨零排放路徑還有行政院剛剛通過的氣候法,企業也是在轉型的一環,只是這個力道還有配套措施,似乎也是不如預期。」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我們現在來到綠色和平的屋頂,那這邊是我們的太陽能板,那這裡總共72片可以供應我們大概辦公室30%的用電量,可以看到,未來對於碳的管制還有碳定價,會越來越高,所以企業在這個時候做準備,其實用綠電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那既然現在市面上的綠電比較買不到的狀況,我們鼓勵說,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現有的空間,然後去裝設太陽能板,自發自用。」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它在碳費這個寫法當中,並沒有把原則定義清楚。就是說,我們未來碳費會收多少的費率,那它長期怎麼調整,那如果這個政策失效的話,有什麼樣的關卡,或者是監督的機制,那在這部法裡面,我們都還沒有看到。」
從報告到法規,在環境永續議題上,確實跨出了第一步,但藍圖畫的漂亮,能不能達成目標,還是有很長一段路得要走。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