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跟馬來西亞,是我國去年,第12、第9大農產品出口市場,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首度出訪,也是到新馬拚外銷,簽下上億元訂單,東西能賣出去了,但台灣想要搶進新南向訂單,不能只靠高雄,其實蔡政府兩年多前就成立「國家隊」行在地農產,但去年以來,產銷失衡不斷發生,即便農產外銷數字亮眼,基層農民很難有感。
記者黃琲茹:「我手上的有機柑橘,就是來自桃園復興的觀光農場,今年因為天公作美的關係,柑橘的產量相較於去年,是多了一到兩成,而且每一顆都像這樣子又大又沉,而其實它在國際的外銷市場,也非常的受到歡迎,來看看2018年的數字,柑橘果類在外銷的量上,是超過了3千3百公噸,而外銷金額也超過了400萬美元,尤其在新南向國家,像是新加坡跟馬來西亞,整體的量也都超過一倍。」
蔬食料理業者吳家豪:「(所以今年的量多嗎),今年的量不錯啊,今年的天氣夠好。」
掰開果皮,空氣飄散柑橘甜香,有機栽種的柑橘,大小不一但果肉飽滿,水果盛產,本是好事,但農民想賺錢,得「銷」得出去。
柑橘產量充足但市場有限,一部分得先冰存延長保鮮。
蔬食料理業者吳家豪:「產能我們都有在調節,那我們採下來,不符規格的我們都直接榨汁再做加工,對,像我們有做橘子皮,(所以這是烘乾的),對,這個都是低溫烘乾的。」
就連榨汁剩下的果皮,也能再利用,台灣市場有限,小農想為農產找出路,當然得拚外銷。
蔬食料理業者吳家豪:「我們都是以有機的超市跟商店,或者接宅配客戶為主,對,我們也有跟,去接農會的一些,學校營養午餐做合作,都有,(會不會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就是外銷),嗯,我們也有在做這個區塊,就慢慢在做。」
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新南向的部分,蔬菜水果還有食品,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還有越南,越南是花卉,把這些買家,超市,或者進口商,帶到台灣來,我們的農產,食品,蔬果,這些其實也是台灣的親善大使。」
台灣水果享譽國際,2018年,MIT農產品外銷出口金額達54.7億美元,相較2017年,增加4.9億美元,成長9.8%,創下20年來新高,其中又以大陸市場為主,占出口值的23.2%,其次是日本跟美國,而政府主推的新南向國家,18國加起來,只占14%,雖有成長,但仍有努力空間。
簽約儀式主持人:「來,給我們照相歡呼。」
記者黃琲茹:「其實蔡政府上任以來,也成立了,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來行銷台灣的蔬果,兩年多來外銷的蔬果像是鳳梨、香蕉、釋迦等等,外銷的國家像是日本、大陸都有,不過確切相關輸出的金額跟數量卻無法提供,國家成立的國家隊,卻沒有辦法接受民意監督,也引發外界質疑。」
從鳳梨、香蕉到火龍果、高麗菜,去年以來,蔬果產銷失衡,價格崩盤的問題,輪流在不同作物發生,任憑台灣蔬果品質再好,政府統計的外銷數字多亮眼,基層農民似乎很難「感同身受」。
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主任徐遵慈:「新加坡,馬來西亞跟泰國這些人均消費比較高的國家,本來就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潛在市場,通路的問題,另外還有這個檢驗檢疫的問題,另外還有品牌的問題,所以台農發應該他要把他的工作更專注在這個,鎖定重要的市場還有重要的品項。」
水果王國,走產地走向國際,地方政府衝勁全開,中央可得加把勁,農業經濟「發大財」的歡喜收割,什麼時候,才能讓第一線辛苦耕種的農民,真正有感。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