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讓不少企業「投資洗牌」,國內電子業也出現史上最大的回流潮,不少科技大廠,瞄準新北、桃園、新竹擴廠招工,美國彭博社更點名,桃園可能會是,貿易戰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美貿易戰,究竟是台灣的威脅還是機會?來看我們的分析報導。
鑫國空調董事長林基竹:「訂單感覺有一點突增起來,常常在加班,(所以會不會覺得跟貿易戰有關?),我們認為是有,很多台商在桃園區這邊,在問我說有沒有地可以介紹給他們設廠。」
記者黃琲茹:「這裡是北區最大的空調設備廠,可以看到很多員工,都在趕工加緊出貨,而我們目前所在的桃園廠,位於平鎮工業區,這裡新年度已經有擴廠計畫,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很多大廠轉向台廠來下單,勢必得提升產能,而新廠區同樣選在桃園,主要是因為桃園有32個工業聚落,加上捷運、機捷、雙港交通等交通優勢。」
記者黃琲茹:「賣場的物流中心總部,同樣設置在桃園,8千多坪的廠房,負責了全台各地,所有商品的集中跟分貨,雖然已經有計畫在中南部設廠,不過對於大陸市場的投資,相對比較保守,國際局勢不明朗是其中一個考量,因此先選擇鞏固國內市場。」
三商家購物流中心協理王惠民:「今年目標會到高雄,應該講南部,高雄或台南去設立分倉,桃園相對來講,運營成本比較好,人口也比較密集,比較找得到工作的人員。」
商研院策略所所長黃兆仁:「我想所有的產業都想回來,特別是高科技業,高附加價值的,他都必須要回到台灣,很多歐美的大廠收到訊息,他必須要轉單的動作,那轉單的動作就是說,你的生產的基地不可以是中國大陸,這也是為什麼台商被逼著從中國大陸,他的生產線必須回到台灣的一個非常大的原因。」
其實中美貿易戰前不少企業跟台商將重心轉移大陸,希望從工資成本跟全球化貿易條件中獲益,中美關係陷入僵局後,大廠回流台灣,分散產能,當中又以新北、桃園、新竹是大熱門,業界形容,是國內電子業史上最大的回流潮。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在美國比較敏感的一些筆記型電腦,我們都在台灣製作,有些美國政府特殊的一些需求,我們也會從這個,我們的這個桃園廠出貨,IC這個部分我們想,應該是從上個月開始,也已經從這個馬來西亞檳城做了一些部分的出貨。」
台灣怎麼創造,國際競爭力,也是新挑戰,中經院調查,有66%的台商,因為美中貿易戰,採行因應措施,其中有45.8%,計畫改變投資、遷廠與服務據點,但這些台商的首選是東協,而後才是台灣,不想返台前三大原因,有近六成都是考量市場規模,政策不確定性、土地廠房取得的問題,也讓台商確步。
全球兩大經濟體,局勢緊張,這樣的市場氛圍,或許能帶動產業回流契機,但,與其讓台灣成為,企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避風港,不如強化產業誘因,真正把企業吸回台灣才是關鍵。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