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新竹縣車禍立夏腸病毒停課好市多會員卡疫情停課整週天氣幼兒園停課學校停課生日
  • 搜尋:

    音頻類 結果共16筆

  • 繁殖路迢迢,高美溼地陸蟹危機如何解?

    位於台中市的高美溼地,擁有絕美夕陽景色,獲外媒讚譽為一生必遊之地,COVID-19疫情前之年遊客量破200萬人次。然而,超量的遊客卻對高美溼地帶來許多生態衝擊。以陸蟹為例,高美濕地鄰近區域之陸蟹在夏天繁殖期要降到潮間帶釋幼,必須克服重重險阻:通過馬路、攀上海堤、躲過螞蟻的攻擊。但夏季也正好是高美濕地遊客最多的季節,大批遊客看完夕陽離場,開車通過防汛道路造成大量陸蟹遭到路殺。對此,台灣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等在地保育團體通力合作,招募志工,護送陸蟹到潮間帶。但除了志工的行動外,是不是還有其他解決的辦法?本集節目將帶領聽眾思考,如何不讓陸蟹落為爆量旅遊與人工設施下的犧牲品。竹科廣播深入報導的「繁殖路迢迢,高美溼地陸蟹危機如何解?」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音頻類優等獎。
    2022/10/02 18:21
  • 部落微光 因疫情而剛強

    Omicron肆虐全台,每天五位數的確診數字讓中央忙於處理都會重災區,無睱顧及高確診率的原鄉部落。但在台中市和平區雙崎部落,民間團隊啟動「微光計畫」,汲取去年三級警戒的經驗,拋開中央防疫指引的窠臼,快速在雙崎部落建立防疫系統,從遠端醫療到居家照顧,多管齊下,儼然是一個在地小政府。 微光計畫以後勤支援及安定人心為主軸,自成一套部落模式,兩周內控制疫情,雙崎部落確診率只有百分之5.6。不再等待不停滾動又無所適從的政府指引,微光計畫打造出「部落模式」,並以雙崎為起點,傳到大安溪沿線部落,讓染疫者都能看到一絲幸福微光。記者走訪雙崎部落、達觀部落、東勢區採訪,完整呈現部落防疫經過,節目溫馨而發人深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音頻類優等獎。
    2022/10/02 18:20
  • 餐盤上的公民課

    營養午餐陪伴孩子走過求學生涯,一個禮拜五天午餐,餐盤上的食物不只是吃飽,更可以是公民素養的潛移默化,本次專題走訪彰化東和國小、台南官田國小、台東錦屏國小、花蓮康樂國小與台北三民高中國中部,報導校園中推動食農教育的現況,如何從種田、下地的農作體驗,連結到美學、在地文化產業,更延伸到國際交流,引導孩子認識環境永續、動物福利等議題;多數的孩子不會是生產者,但都會是消費者,食農教育累積的公民素養,讓每一口咀嚼在口中的食物,包含了對環境土地的愛以及對文化、食材的認識,還有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到消費的細節,食農教育不只要讓下一代知道自己吃的是甚麼,更要培育未來的公民素養。《餐盤上的公民課》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音頻類首獎。
    2022/10/02 18:18
  • 只做好事的幫派——逆風劇團,帶著高關懷少年勇敢飛行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2011年至2018年之間,每一年平均有3萬3千戶被通報為高風險家庭,牽涉的孩子高達4萬3千人,這之中,12歲到未滿18歲的少年,將近1萬6千人。這群高關懷少年活在家庭功能缺失、社會資源不足的荒蕪之地,連活下去都是一場艱鉅的挑戰。 被社區蓋章認證,貼上「年少無知,叛逆輕狂」標籤的高關懷少年成瑋盛,曾在學校成立幫派「山城十八少」,每天總想著如何打架才會贏。但,後來卻在接觸戲劇後,有了巨大的轉變,更在2015年成立「逆風劇團」,帶著和他一樣被社會拋棄的孩子,透過戲劇與公益服務,找回追尋夢想的勇氣。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黃柏諺的作品「只做好事的幫派——逆風劇團,帶著高關懷少年勇敢飛行」,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音頻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8:17
  • 漂流異鄉人

    漂流異鄉人,是玄奘大學景義婷在更深入瞭解在台工作的國際移工的故事後,透過廣播節目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他們,他們其實和我們沒有不一樣,飄洋過海來到台灣,不為了甚麼,就是想要賺錢,然後讓自己的小孩過得好,我相信有很多家長也都是這樣的想法,可是我們卻會嫌棄她們,在節目中可以知道景義婷的家人和國際移工相處得特別好,可是也是為了提醒各位,如果發現身邊的國際移工朋友,遭到欺壓、不平等等等……一定要幫助他們,作品深入淺出的內容,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
    2022/10/02 18:10
  • 性好有你

    性教育為何如此重要?不完整的性教育潛藏的危機,可能會對孩子帶來什麼樣子的傷害(心理、生理)。對個人身心健康與家庭、社會和諧而言,性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性教育」強調學習愛人與被愛的教育,藉以發揚人性、培養健全的人格、支持幸福人生。「全人的性」是以愛為本、全人發展的性教育,應包含生理、心理、社會及心靈四個層面。其學習內涵包括性生理與心理的發展、性價值觀、關係建立、性健康促進、性與社會文化等重要關鍵概念。世新大學劉佳怡,彭安萁透過「性好有你」節目帶領聽眾深入了解台灣性教育現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首獎。
    2022/10/02 18:08
  • 東南亞移工的這些人那些事

    2021年,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將近70萬人,與台灣社會的經濟、生活緊密連結,但多元文化共存卻因為生活文化上的差異而面臨許多問題,如:移工在工作上遭到剝削或惡劣對待,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甚至因為刻板印象產生歧視與偏見。淡江大學楊炘昶透過移工的故事現身說法,與研究東南亞移工相關議題的學者專家,以第三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歷史脈絡並提供建議給台灣民眾,讓民眾對東南亞移工能有更多了解,並提出可行之多元共融的相處之道,唯有認識他們,才能放下對移工的歧視與偏見,作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8:06
  • 記憶咖啡館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施子涵完成的作品「記憶咖啡館」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首獎!!!近年來失智人口逐漸攀升,根據調查顯示,七成國人都害怕失智,然而人們對於失智症的瞭解卻存在著許多認知落差與刻板印象。究竟遺忘後的世界是長什麼樣的;以及,如果真的碰巧遇上了,我們究竟還能做些什麼? 「只要一杯咖啡的時光,就能將記憶點亮。」 透過聲音帶聽眾去一趟記憶咖啡館,希望藉此擴大對失智症的認知,給長輩一個舞台說出心裡話,紀錄一個又一個珍貴的生命故事。
    2021/10/03 21:12
  •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52組優秀作品出列 海內外47家華文媒體同台角逐

    一年一度《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今(3日)公布得獎名單,共頒出189萬元獎金。因應全球媒體環境變化,今年特別新增《音頻類獎》及《社會價值獎》兩個獎項,參與者更加踴躍,共收到790件參賽作品,得獎率5.3%。評審團表示,今年報導主題相當多元,使評審間有相當多層面討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的《社會價值獎》為鼓勵媒體不只重視環境永續、也要將眼光放在社會永續面向而設。其中非主流的分眾媒體,像是「網路溫度計」首度投稿,就以豐富的動態圖文深入探討網路社群兩面刃的複雜情況,喚起大眾對社群力量的重視,獲頒專業組融媒體類「社會價值獎」。此外,今年有多位得獎者”跨組”獲獎:政治大學阮珮慈同時獲得學生組平面類優等及學生組音頻類優等;台灣大學房荷庭及黃立安,拿下學生組平面類首獎及學生組音頻類優等;中華電視公司的李宜庭及羅哲超,一舉拿下專業組影片(短)及影片(長)的優等。
    2021/10/03 20:15
  • 百年風沙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劉文珍作品,「百年風沙」榮獲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音頻類優等獎!濁水溪出海口的「風飛沙」,也就是所謂的「揚塵」,早在康熙36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滿天風沙,揚塵蔽日」;因此,在濁水溪出海口的民眾總說他們生活是「300年呷飯攪沙」。人類如果沒有限度的使用濁水溪或是大自然,急遽變化所發生的災害將由人類自己來承擔。
    2021/10/03 19:05
  • 綠能煉金術:第一手訪談原音大公開 揭漁電共生黑幕

    缺電、能源議題備受關注,針對政府力推的綠能政策「漁電共生」,聯合報記者林育如,林奐成走訪中南部6大縣市調查,節目中獨家公開5段關鍵訪談錄音,敘說基層心聲,帶領聽眾走進現場,看見漁電共生5大亂象,包括:假養殖真賣電、政府監管互踢皮球、政客圈地牟利、台電恐用更高成本買綠電,以及對漁業和鳥類生態帶來的衝擊。該報導「綠能煉金術:第一手訪談原音大公開 揭漁電共生黑幕」榮獲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音頻類優等獎。
    2021/10/03 19:05
  • <科學大玩家> 光明!光害? 一念間!

    「光害」的問題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但大眾仍陶醉在越夜越美麗,燈火輝煌絢爛的夜間氛圍。殊不知飽含藍光的LED燈被大量採用後,其帶來的危害,所擴及層面之廣,幾乎可說是環境生態殺手及人類健康的兇手!教育廣播電臺吳沂家,徐若彧(徐嬿)以作品「<科學大玩家> 光明!光害? 一念間!」獲頒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音頻類優等獎。
    2021/10/03 19:05
  • 城市桃花源:八煙聚落生態復甦之路

    由國立臺灣大學房荷庭、黃立安完成的作品「城市桃花源:八煙聚落生態復甦之路」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2016年一處絕世美景「水中央」在網絡上爆紅,然而遊客過多導致對當地生態的破壞,當地村民在5年前決議將部落封村。
    2021/10/03 18:00
  • 思而後生

    由世新大學林庭瑄、林依臻、黃庭芳、洪詠嫺、邱鈺庭、吳俊德完成的作品「思而後生」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社會價值獎! 近年來「人工流產」的議題爭議不斷,不僅牽扯到生命的去留,也攸關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爭取。節目從不同角度切入議題爭議點,提升大眾對於議題了解程度,提供閱聽眾討論思辨的方向。讓聽眾能了解不同面向的思維與想法,進而進行思辨,提升社會議題討論進程。
    2021/10/03 18:00
  • 永無島之外的快樂

    由國立政治大學阮珮慈完成的作品「永無島之外的快樂」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報導指出,國發會預估2025年,台灣將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彼得潘有永無島,沒有世外桃源的我們,面對成為照顧者的壓力,還有老化的恐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該作品是作者在政大之聲的節目失落事件簿之一,希望能讓聽者深入了解台灣的老化議題,後段訪談到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云,一起來了解如何讓照護者與長者的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也能獲得心理健康。
    2021/10/03 18:00
  • 「聲音經濟」爆發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新增「音頻獎」 6/30徵件截止

    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開跑!今年獎項除維持平面、影音、融媒體類外,新增『音頻類』(含廣播、Podcast)獎項。另外為鼓勵媒體人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社會面向的議題,增設『社會價值特別獎』。總計今年獎金超過170萬。於6月1日開始徵件至6月30日截止。
    2021/05/11 13: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