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女婿母親節個資不菸不酒三重命案才能實習三重新建案瑪奇朵王心凌
  • 搜尋:

    金融研訓院 結果共46筆

  • 永續經濟已成全球發展共識 專業計畫培育永續金融人才

    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躍升成為企業顯學,金融機構不只是須面對實體或轉型方面的風險與機會,更擔任了低碳經濟轉型及綠色金融的關鍵推手;長期致力於金融人才培育的台灣金融研訓院,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合作舉辦人才培訓計畫,希望能培養永續專業金融人才。
    2022/03/09 17:17
  • 深耕中學教育 金融知識奧林匹克冠軍出爐

    110年度金融知識奧林匹克競賽吸引全國國、高中職超過20000名學生參賽,在經過各組比拚後,今(14)日順利完成決賽,高中組個人賽由臺南一中鄭維哲於中脫穎而出、團體賽則由臺北市立北一女中的VGC隊在989個團體隊伍中突破重圍成功奪冠;國中組個人組由新北市二重國中顏均諺榮獲第一名,團體組方面則為臺南市安定國中的塑料姊妹花隊掄元。從冠軍寶座分別由分布南北的國、高中職學生囊獲,顯見金融知識普及工程已深耕在全國中學教育中。
    2021/11/14 18:17
  • 打造跨領域!「數位轉型」重新制定戰略 3大基礎成關鍵

    ​​​​​​​【台灣銀行家】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了線上國際金融科技大會,主題為數位轉型的三大要件――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轉型。金融機構必須了解這三方面,而某些公司將在其中一個或多個領域打造出新利基。
    2021/10/15 15:10
  • 五倍券登場!無償取得配使用限制效果好 數位化將成趨勢

    「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且有助於數據資料庫的建置、分析及運用,政府應把握這次振興五倍券的機會,積極輔導小商家數位轉型。 今年5月,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由於管制趨嚴,餐廳禁止內用,電影院、健身房也暫時停業,內需型服務業陷入寒冬,不只營收大跳水,無薪假人數更是節節攀升。 有鑑於內需服務業受到重創,振興券挾著2020年「三倍券」的經驗,以「五倍券」之姿重新登場。不過,發現金好還是發券好,再次引起熱議,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特別舉辦「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借鏡三倍券經驗,提出建言供政府參考,期許未來政策能夠更臻完善。
    2021/10/15 00:35
  • 9月房市風險創近1年新高 金研院:打炒房可望降溫

    台灣金融研訓院今天發布9月台灣金融風險指數,不動產市場風險攀升至12個月新高,不過金研院金融研究所長林士傑認為,在部會連環打炒房下,買方將趨於觀望,預估將為後續房市過熱現象帶來抑制。
    2021/10/12 14:20
  • 恆大風暴 陸政府出手相救?林士傑:考驗陸政策兼顧執行力

    中國大陸恆大集團地產風暴持續擴大,20日港股及歐股相繼沉淪,美股道瓊指數更是連三黑,外界也十分關心大陸官方是否會出手相救。台灣金融研訓院所長林士傑今(2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電話訪問表示,「大陸接下來應會進一步啟動企業重整計畫,防止系統性風險蔓延,並讓政府能持續實施房地產市場控管政策,若這次大陸官方處理不當,後續恐怕會有其他企業也發生類似情況,十分考驗大陸兼顧『金融風險回穩』與『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執行力。」 另外,外界擔心這次的恆大風暴將成為陸版「雷曼兄弟」,林士傑認為「雖然美股重挫,但除了避險心態外,美國聯準會決策會議在即等不確定因素,也是造成美股重挫的原因。而在目前全球資金相對寬鬆的情況下,先不用預測恆大是否會成為『陸版雷曼兄弟』,相關情形仍有待觀察。」
    2021/09/21 16:00
  • 全球資金鏈重組 台灣金融如何從末端鏈環變核心絞盤

    ​​​​​​​【台灣銀行家】從肺炎疫情連結到美中貿易戰,致使產業供應鏈重組,而各國為了紓困振興所開展的印鈔政策,將使負利率的現象更為持久,金融市場的面貌將有極大改變。台灣金融研訓院特邀專家,剖析我國金融業的機會,並彙整重要建言。
    2021/01/06 13:29
  • 台灣金融風險指數創編 11月98.11分處於低檔

    金融研訓院創編「台灣金融風險指數」(TAIFRI)並於今天發布首次分析報告,11月指數98.11分,風險情勢處於低檔,不過從趨勢變化來看,提醒應留意不動產市場變化、股市波動及國內外市場風險傳染效果。
    2020/12/10 15:06
  • 從美國選出首位女副總統 性平讓競爭力升級

    作者:David Stinson孫維德(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 【台灣銀行家】近期出現了多項性別平等里程碑,包括花旗銀行任命珍˙佛雷瑟為全球首位大型銀行的女性CEO,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任命芮諾-巴索為行長,更廣為人知的是,美國選出史上首位女副總統。她們的任職為整個體制帶來重大意義。
    2020/12/07 16:00
  • 螞蟻IPO緊急喊卡 陸政府是自己最大金融科技顛覆者

    作者:Matthew Fulco傅長壽(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譯者為廖珮杏) 【台灣銀行家】中國政府是自己最大的金融科技顛覆者 螞蟻集團原定於香港和上海交易所同步掛牌,有望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案,不料中國監理機關在最後一刻喊卡,顯示中國政府決心嚴加掌控數位金融,管理系統性金融風險。
    2020/12/07 14:10
  • 綠色金融新時代 引領永續「金」未來

    作者:謝順峰(台灣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副所長) 【台灣銀行家】綠色金融在國際上已不是紙上談兵的概念,而是能實際掌握的多元商機,且各類型機構都能利用債券工具進行籌資。金管會新發布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除了更豐富綠色金融的內涵,也宣示綠色金融除了導引減碳資金,更是促進金融穩定的法寶。
    2020/12/07 13:57
  • 2成民眾一周內籌不出10萬、3成無存款 台灣貧富差距變鴻溝

    近年台商大舉回台、土地資產價格狂飆,熱錢流竄的結果,讓台灣貧富不均的情況愈來愈惡化。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發現,超過3成的國人存款低於5萬元,將近2成的民眾一周籌不出10萬元,統計將近5成、也就是半數國人呈現財務脆弱的狀況,一旦碰上突發性失業、罹患疾病或遭逢重大變故,極可能落入貧窮線下,政府該如何建構安全網、讓金融知識更深化,將是重要課題。
    2020/11/12 22:53
  • 快訊/3成民眾無儲蓄! 一周籌10萬急用2成拿不出

    三成國人金融抵抗力弱,金融研訓院首度公布「台灣金融生活調查」,有近兩成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十萬元,有三成民眾幾乎沒有儲蓄,超過一成民眾即使有緊急需求,也無法向金融機構獲得借款,恐怕都是潛在的財務脆弱族群。
    2020/10/31 10:01
  • 人民幣面臨7關卡 吳中書:貶破後隨即會拉回

    人民幣持續貶值,外界關注是否即將貶破「7元防線」,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認為,中國政府為了避免資金外逃,會讓人民幣匯率維持區間穩定,可能破一點,接著隨後拉回來。
    2018/10/30 15:43
  • 金融研訓院長  顧立雄:黃崇哲出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立雄今天表示,台灣金融研訓院副院長黃崇哲將出任研訓院長,近期由行政院核定後生效。
    2017/11/28 12:33
  • 中油甄試屢傳舞弊 監院促檢討改善

    監察院調查發現,中油公司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理僱用人員甄試,未積極落實考場監督機制,致屢屢發生舞弊及代考事件,損及甄試的公平性,今天通過調查報告,促請檢討改善。
    2017/10/11 17:54
  • 國營事業考試爆舞弊 研訓院暫緩承辦

    台灣金融研訓院承辦國營企業招考卻爆出電子舞弊集團連續作案多年,外界質疑聲浪不斷,副院長黃崇哲強調,各種考試都有作弊,為了自清並對努力應試的考生負責,擬對舞弊者提訟,也將暫停承辦國營事業招考。
    2017/08/04 10:29
  • 【財訊】金融研訓院每年考照逾10萬人次 考愈多愈厲害

    主管機關或許該想想,是否該汰舊換新,整併、升級現有證照了,別讓理專和學生花費許多時間和金錢成本,考了一堆證照,結果有朝一日,卻被機器人和Bank 3.0取代!
    2017/03/23 21:02
  • 〈獨家〉結構商品測驗答案錯? 民眾「差1分及格」

    大家對結構型商品這種東西相當陌生,實際上,它最讓人熟悉的商品就是連動債,就有一名化名「小芬」的小姐,她參加金融研訓院舉辦的第五期「結構型商品」銷售人員資格測驗,其中第41題的答案,金融研訓院公布是2,不過小芬發現出版社解題答案是3或4,這才發現自己答對,金融研訓院的答案錯了,讓她的分數從71分,變成不及格69分,沒辦法拿到證照,氣得向媒體投訴。
    2011/07/17 18:48
  • 黃金e化下單 百年銀行得創新獎

    百年老銀行,利用科技網路下單,推出黃金存摺,創意構想,讓所有投資人可以輕鬆投資黃金,而獲得了台灣金融研訓院的「最佳業務創新獎」。
    2008/12/03 00:34
  • 〈獨家〉證照泛濫 金融研訓院被批撈錢30億

    台灣金融研訓院專門檢核金融專業證照,近來卻被批為是靠證照撈錢30億的肥機構,不僅每年加考新照,包括報名費補習費,考一張證照至少要價1到2萬元,而金融人員要考的證照每年高達11張之譜。對證照泛濫怪現象,金融研訓院強調目前年收入只有4億,不是30億,作為替台灣金融把關的公益財團法人,被指撈錢很冤枉。
    2003/10/31 18: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