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國健署 結果共551筆

  • 不常被討論沉默殺手「膽道癌」國衛院研發這藥物 延長存活期!

    膽管(道)癌被稱為沉默殺手,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數據,108年約有2300人被診斷罹患膽道癌,人數直逼胰臟癌。事實上膽道癌在台灣是較少見原發性惡性腫瘤,但近年有增加趨勢,再加上症狀不明顯,導致存活率低,國衛院研發台灣膽道癌專屬免疫化療複方能降低副作用,延長病友存活期。
    2022/03/01 23:16
  • 長者當心骨折「風險指標7中1」 醫:選對治療法超重要

    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族群常見慢性病第四名,隨著年齡增長,骨鬆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醫師表示,全台約有130萬名民眾罹患骨鬆,但僅20至30萬人接受骨鬆治療。近年骨鬆治療方式越趨完善,遵循醫囑,骨質疏鬆是可以被治癒的。建議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要有開源節流概念,先促進骨質生成、提升骨質密度,再減少骨質流失,並持續回診接受治療,讓自己保有行動力自在生活,遠離骨折風險。
    2022/02/26 11:05
  •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翻兩倍 目前已通報六例電子煙肺病

    國民健康署109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之吸菸(煙)相關結果顯示,大專生紙菸吸菸率為5.4%,較107年(5.2%)略升,但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是電子煙使用率從107年2.5%竄升至5.4%,增幅超過2倍,而且大專女學生電子煙使用率高於紙菸。國內到現在也已出現6例電子煙肺病的相關通報。
    2022/02/24 12:58
  • 天冷恐致心肌梗塞!他輕忽「這點」險主動脈剝離猝死

    最近春雨加上冷氣團南下,各地已傳出多起疑似天冷猝死的憾事。國健署呼籲,天冷時,務必從頭到腳做好保暖,避免溫差造成心血管的健康問題,造成遺憾。尤其血壓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更要留意。
    2022/02/23 15:48
  • 寒流來襲保暖衣物快出動! 「這些症狀」恐是心臟病前兆

    受到入冬首波寒流影響,氣象局針對1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北部體感溫度因為下雨關係,預估只有9度左右,而且今(20)、明(21)兩天將是寒流影響最劇烈時間,尤其明(21)日又是上班日,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早出晚歸的民眾,從頭到腳都一定要保暖,特別是機車騎士,要善用雨衣、安全帽等禦寒,避免溫差造成心血管問題。
    2022/02/20 11:45
  • 情人節越晚越冷!想開心慶祝 國健署「三大NG行為」注意

    情人節、元宵節遇上冷空氣報到,晚上氣溫下探13度,不管是賞燈或過節,保暖都是不可或缺。國健署提醒,早晚低溫、溫差大都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讓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維持室內空氣流通,同時補充水分,也列出天冷三大NG行為提醒民眾開心過節也要格外留意。
    2022/02/14 16:30
  • 婆婆媽媽注意!除夕掃除買年貨團圓 「這幾件事」要避免

    農曆春節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氣溫直直落今(31)日除夕夜中部以北低溫只有12度左右,南部也只有15度,國健署提醒民眾外出採買年貨或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定要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氣溫濕度變化大要注意身體警訊。
    2022/01/31 11:04
  • 長者過年出遊訪親友要注意! 國健署推「五招防跌」法寶

    農曆新年假期即將來到,出遊走春、拜訪親友歡慶之餘,也要注意「長者防跌」的重要性,因為跌倒是造成老人事故傷害的危險行為。國民健康署提醒,長者外出旅遊,應有家人陪同,事先熟悉旅遊路線的地形、天氣變化及動線等,如果走在有高低落差的斜坡上或階梯時,可能因為身體活動力下降、穿著不合身的服裝與鞋子、不安全的環境、姿位性低血壓、使用鎮定藥物或多種藥物等因素,增加長者跌倒的風險,進而發生滑倒、絆倒等情形。
    2022/01/31 10:26
  • 國健署:電子煙青壯年使用率5.5% 近四成不知含尼古丁

    日前《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政院拍板把購菸年齡提高到20歲,同時針對新興菸品一開一放「禁止電子菸,開放加熱菸」,不過國健署今(21)公布委託世新大學團隊所做的電子煙網路調查,發現青壯族群使用電子煙的使用率達5.5%,但其中有4成的使用者,竟然不清楚電子煙的煙油含有尼古丁成分。
    2022/01/21 16:20
  • 調查估全台60萬青壯年用電子菸 醫:傷身別再抽

    國健署一項調查顯示,青壯年族群電子菸使用率約5.5%,估近60萬人使用。醫師指出,電子菸的煙霧不僅危害健康,二手菸也可能傷害兒童腦部發展,呼籲別再抽。
    2022/01/21 13:17
  • 大寒時節留意氣喘發作 中醫生列「這幾種食材」入菜驅寒

    最近是大寒時節,俗話說:「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每到這時也是民眾開始除舊佈新、準備年貨的時候,不過國健署提醒,大寒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特別是氣喘的病人要留意氣溫變化,列出四招有效防治氣喘,同時中醫生也列出幾種大寒時節可以食用的藥材入菜,幫助驅寒,
    2022/01/18 10:29
  • 有片/注意!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 醫師:國人頭號殺手就是「這個癌」

    說到了癌症許多人聞癌色變,其實癌症已經連續40年蟬聯國人死因第一名!國健署最近公布癌症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時鐘又再度加快,平均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比起前一年快轉11秒。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腸癌連續14年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
    2022/01/17 23:11
  • 洋蔥能淨化空氣?專家闢謠 4招改善空氣品質

    台灣西半部空污問題嚴重,令民眾苦不堪言,而糟糕的空氣品質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工作品質大打折扣,對此,國民健康署親授4招,有助於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不良的情形,另外,針對網路謠傳洋蔥能淨化空氣品質一說,國健署也出面闢謠,表示長時間擺放洋蔥,可能孳生細菌、黴菌,反而不利於健康。
    2022/01/16 22:15
  • 小心!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14年癌王

    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增癌症人數是12萬1254人,相較2018年增加了5千多人。而十大癌症榜首,再度由大腸癌蟬聯,值得注意的是,癌症時鐘再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
    2022/01/14 13:44
  • 試管嬰兒怕失敗?醫:一次一個胚胎 懷孕率不打折

    今年七月一日起,國健署擴大補助試管嬰兒治療,短短幾個月,已有超過兩萬三千人申請,是近期「有感政策」。這次補助雖不再排富,但限制治療過程中植入的「胚胎數目」,其中,女性35歲以下一次只能植入一個胚胎。部分申請民眾擔心會不會影響懷孕成功率?甚至有民眾寧可失去補助,也要植入多個胚胎。
    2022/01/14 10:53
  • 癌症時鐘快11秒!大腸癌連14年癌王 這3種癌發生率增加

    因為新冠疫情許多非急迫性健康檢查都停滯,但是癌症篩檢還是不可少,衛福部今(13)公布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其中新發癌症人數有12.1萬比前1年增加5千多人,其中大腸癌已經連續14年成為癌王,另外癌症時間也被撥快11秒。
    2022/01/13 10:17
  • 冷颼颼!跨年狂歡穿多點 國健署曝「抗寒穿搭術」

    2021年最後一天,全台各地均有跨年、元旦迎曙光活動,但今起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大降,日夜溫差大,國健署指出,外出參加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可戴上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等配件,且以多層次穿著,最外層則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另外,也提醒年輕民眾外不要喝酒取暖,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1/12/31 12:49
  • 天冷注意!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 這「六大行為」超NG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27)日清晨最低溫在新竹只有10.5度,而且氣象局預估今(27)日到明日清晨北台灣受影響最為明顯,氣溫驟降國健署也特別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國健署表示,大家保暖的方式無奇不有,但是也有六大NG行為。
    2021/12/27 09:45
  • 王力宏快看!2種親密關係得拿捏 性愛混淆「恐被性快感制約」

    王力宏遭前妻李靚蕾一連串爆料,重創形象,更遭爆有性成癮問題,而今(23)日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性教育學會前理事長高松景出席活動時指出,健康的親密關係非常重要,親密關係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大部分,生理、心理一定要取得平衡,如果只重視身體的親密關係,就會被性快感給制約,長期忽略心理層面,也會出現性、愛混淆的狀況。
    2021/12/23 13:51
  • 天冷泡湯去!國健署列六大提醒 「這兩類人」要更小心

    東北季風報到,北部東半部天氣冷吱吱,這種時候不少民眾都會去泡湯暖暖身,不過國健署提醒,天冷泡湯一定要多留意,因為天氣冷溫泉熱,很容易造成血管擴張,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和三高患者一定要多加小心。國健署也列出六大提醒。
    2021/12/18 16:22
  • 刷牙流血注意!9成台人有牙周病 3招清潔好習慣學起來

    刷牙刷到流血,小心是牙周病前兆!根據國健署調查,高達9成國人患有輕重程度不等的牙周病,且牙周病的罹患率會隨著年齡逐漸增高。牙科醫師黃宇艇表示,造成牙周病主要兇手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細菌與食物殘渣中碳水化合物產生作用,堆積在牙齒表面或是牙齦溝上的黏稠無色薄膜。
    2021/12/15 17:53
  • 這年紀是罹乳癌高峰!營養師籲「3東西少吃」洩防癌8招

    國健署指出,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每年逾1萬2000名的女性新確診乳癌。想預防乳癌,除了定期篩檢,飲食上營養師也提醒,有些食物會誘發身體發炎要少吃,可攝取蛋白質、豆類食物防乳癌。
    2021/12/12 23:50
  • 愛喝熱飲當心!注意溫度防食道癌 3危險因子少碰

    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長期有吞嚥困難應提高警覺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以及衛生福利部癌症死因統計,民國107年有2,778人罹患食道癌;109年則有1,954人死於食道癌。其中罹癌者9成以上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2021/11/27 11:09
  • 氣溫驟降7症狀恐要命!當心血壓掌握「722保命密碼」

    每當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時都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國健署指出,牢記「722」量血壓密碼,唯有定期量血壓,才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2021/11/22 23:53
  • 糖尿病患染疫死亡率高8倍!疫起「控糖」是關鍵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年久居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據國健署調查,全國有近220萬名的糖尿病患,且每年以16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尤其在COVID-19疫情衝擊下,糖尿病患者不僅是染疫的高風險族群,染疫後發生重症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2至3倍。
    2021/11/17 15: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