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陸港情結 滬漂港人這麼說


發佈時間:2017/06/30 12:39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30 12:39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香港主權移交20年後,在中國大陸的香港人說,年輕的港人與其抱怨現況,應該多出去看看、走出困境,包括到大陸,哪怕不認同這個國家。

「香港有點像圍城,走出去,覺得薪資不夠高;留下,又不滿」,29歲的廖浚朝是選擇走出去的那個。他說,香港更多機會是屬於中上階層的職位,年輕人如果到大陸後再回香港,可能更有發展,但他也不排斥一直留在大陸。

 

廖浚朝在上海的外商公司負責廣告策劃,這本身就反映了香港地位的變化。許多外商為了效益,已不在香港設點,而改在大陸設立公司,業務範圍包含香港。以上海為例,每年官方都發布當地跨國公司總部數量作為政績,截至去年底已有573家跨國公司總部設於此。

對香港人來說,有關大陸的負面新聞從不嫌少。來自大陸的小孩在路邊或火車內尿尿、貨架上的奶粉被陸客掃貨、餐館裡的大陸新移民服務生讓品質打了折扣、甚至念大學也必須和來自大陸的學生競爭。

生活品質變差、資源被排擠,「中國因素」帶來的影響不是理論,而是香港人的親身感受。尤其對年輕人來說,還要面對一輩子可能都買不起房的現實,對未來的感覺很無望。但由於香港生活水準高,若到大陸可能要面臨較低的薪水,許多人心理關卡過不去。
 

與廖浚朝同年齡層的港青,對他在大陸工作存在兩種態度,有些人會調侃他「你又去鬼國啦?」想要改變現狀的人則會想參考他的大陸經驗。

「如果你只透過上網瞭解中國,那看到的都很負面。」夾在「陸港矛盾」的中間,廖浚朝有自己的體會。他說,中國很大,不同年齡層、地域的人差距非常大,不能把整個國家普遍化地理解,「我在這接觸的主要是年輕人,思想很開闊」。



 ●見證97前後  香港社會變化大

不同世代的「滬漂港人(來到上海的香港人)」,有著不同的香港記憶,相同的則是對香港現狀的憂心。

「佘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摔跤的那天晚上,我和母親去超市,當天大家真的是搶米搶油搶鹽。」Coco經歷過香港主權轉移前港人的不安,全家在1989年移民加拿大,2年後她又因工作機會決定留在香港。

1982年9月,英國時任首相佘契爾夫人出訪北京,與大陸當時領導人鄧小平會談有關香港主權問題。鄧小平表現強勢,佘契爾夫人則在步出人民大會堂時跌了一跤。當時外界評論,佘契爾夫人這一摔,把英國在中英談判的氣勢也摔掉了。
 

Coco還沒來得及體會主權轉移中國大陸究竟好或不好,1997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就來了,CoCo先生的生意受到別人倒債影響,經濟狀況吃緊。

生活的巨大反差,讓Coco走出地方名門望族的生活,開始參加許多社區活動、非政府組織(NGO)活動,和民主派人士走得越來越近,也對政府政策偏向地產商的做法不滿。

2003年,Coco代表民主黨派參選區議員,但未選上。因緣際會,她轉而以「小松本高高」的名字擔任廚藝老師,並在香港的報刊撰寫美食文章。2011年因日籍丈夫工作調動,她搬到上海。

有機會比較97前後香港變化的Coco認為,英國人統治香港時的確沒給港人政治自由,但中下階層「有機會活下來」。如今年輕人剛工作就申請低租金的公房,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

在她眼中,20年來港府施政有一些錯誤,像是開放大陸人用買房投資移民及自由行,推高房價和店舖租金; 此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讓大陸學生在港7年就可取得香港身分證,導致部分大陸人甘願成為廉價勞工並拉低港青薪資。
 

●談國家認同  港人各自表述

廖浚朝和比他更年輕的「占中」世代不同,他服膺「文化中國」的理念,自認是個「文化上的華人」。這和他畢業於注重中華文化教育的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有關,這是由國學大師錢穆1949年創辦的書院。

他認為,沒有必要和中國割裂,「割也割不清楚」,香港人有自己的特色,但和大陸人可能同質性更大。

Coco則不諱言,自己對中國沒有認同感,至今拿的是英國護照,但她比許多在滬定居的香港人更努力融入上海,這和早年移民加拿大的經歷有關。她相信,無論在哪裡,都應該了解和尊重當地的文化。

在她眼中,許多90年代就到上海發展的港商,在地產、廣告和餐飲業占據重要地位,享受著較多數人更好的生活,甚至因為在大陸發展,避開了香港金融危機等社會與經濟波動。

Coco說,這些港商不能體會香港年輕人現在的苦,「他們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群,也比較親中」,而且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了解層次豐富的大陸社會。政治上的認同,不一定就能拉近人民之間的距離。

●法治精神受損  在陸港人也痛

發生於2015年的「銅鑼灣書店」事件,震撼香港社會。5名出版大陸禁書的出版人與發行商在2個半月內失蹤,外界質疑中共越界執法,因為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以外執法人員無權在港執法。

如果說,陸港之間經濟實力的變化讓香港黯然,中共對政治的影響使香港人無奈,那麼,法制的破壞真正觸碰港人底線。

無論是在陸港人,還是曾赴港留學的大陸學生,無論是否支持「港獨」,他們對記者說起銅鑼灣書店事件都深表不滿,因為法治精神是香港社會最重要的資產。

對「銅鑼灣書店」事件的憤怒,會不會影響留在大陸工作的意願?廖浚朝思索了一會兒後說:「你(破壞法治的人)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為什麼是由我來承受這個結果?」

他認為,自己在大陸有專業發展,對香港公共事務該抗議的仍會表達,但不會讓這些事情影響自己的生活。「人最基本應該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慢慢影響身邊的人」,廖浚朝自認是個溫和的自由派。

來大陸工作,不代表認同這個政府的一切,Coco也有類似態度。

在上海生活6年後,Coco即將隨丈夫搬到日本東京,她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自己生命中的遷移。

雖然這6年的經驗讓她體會到「中國太大,自己一人的改變不是那麼容易改變整個氛圍」,但她認為,香港年輕人與其抱怨,應該多出去走走,包括到大陸,看看換個環境能學到什麼。 (中央社)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國家認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76

0.0543

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