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直指見「心」的董啟章

記者 陳幸芬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2/22 23:5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4 09:21

對董啟章來說,一生所有作品,都是一部合成的大書。他的「自然史三部曲」長篇計畫共超過100萬字,當讀者引頸以待最後的下半部,等了4年的下半部前奏《美德》只有3萬多字,就像正餐前的小點心。當讀者一直期待「三部曲」的後續時,今年他卻寫了與「三部曲」完全無關的《心》。

2014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董啟章,以寫作進行最深刻的心靈治療,在《心》中揭露自己的病與生活,轉向內心求索,揭露他層層隱疊的內在世界,透過與「心」的對話,探尋外部現實和人的內在意識的關係,這也是《心》之謂「心」的意思。

鄭中邦先生提出,讀董啟章新作《心》,好像要拋棄所有假面,立意從第一身的角度展開敘述,小說中的「我」不僅直接剖白,更將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推向舞台前端,作者對「我」的質疑、批判和撻伐一以貫之。

香港作家早就將疾病寫入小說,董啟章也十分明確地將病患作為時代的特徵,只是患病的是他自己。董啟章表示,當初因為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又查不出病因,原本想著手寫下去的長篇也無法繼續,心情非常焦慮和沮喪,「不如把自己的狀況寫成小說吧!那就不至於白病一場了。」

以前為了知識,或理性思維目的而看佛書的董啟章,近年因身心出現問題,開始認真思索佛道於生命的意義。「除了看書我也有禪修,為了訓練專注,覺知感官。角色こころ(心)像從自己分裂出去,與「我」形成對話,這是小說形式所能達到的效果。」

董啟章所書寫的自我一直與當下的時代相關連,他是以自己作為對象來探詢時代的問題。《心》表面上是自白體,但實際上同時是對話體,是「我」和「心」的對話。無論是聲部或者觀點,都混融在一起,有時分得清,有時分不清,「這樣較自然。」

董啟章曾多次談到追求表現時代,回應時代,後來才發現,自己一點也不明白這時代,也有點跟不上它的步伐。「也許是因為不甘心,於是便把自己寫成時代的病徵,用這種自殘的方法,奢望能向時代這東西扳回一城。始終,都不能真的超脫。」

他表示,細想一下,所謂「時代」其實也是個虛構物。誰能歸納一個時代的特質,特別是在當下?「誇言時代,也許亦是一種執迷。」他認為小說中那個「我」對時代的種種感嘆,也只能作一個人物的處境與心態去理解。「至於身為作者的我,時代就像唐吉訶德眼中的風車,只是一個自己時刻與之搏鬥的對象吧!」(照片:聯經)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董啟章#心#三部曲#香港#作家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42

0.0387

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