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吃魚健康? 養殖魚、野生魚各有優劣

記者 黃宇潔 / 攝影 王偉帆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9/23 22:39

從小長輩一定會說吃魚很健康,但真的是如此嗎?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說,現在養殖魚容易有抗生素、用藥過量的問題,即便是深海魚,也有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危機,各有利弊,所以想要吃魚吃的健康,除了首選野生魚種或是小型魚種之外,就是必須從外觀和味道來分辨,比如聞一聞魚鰓是否有藥味,就能分辨魚的安全度。

魚販:「章魚燒一盒,來了、來了。」

賣力大聲吆喝,魚市場生意熱絡,買魚的人不少,就因為吃魚總是和DHA 還有Omega3畫上等號。

連握壽司都要強調精緻,炙燒過後的魚肉充滿油脂、入口即化,讓不少老饕想停都停不住,美味的魚料理其實很多變,但吃下肚的這一口,到底是近海養殖還是野生深海魚?沒人搞得清楚。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黃徹源:「台灣比較常見的養殖魚就是那幾種大宗的,(比如)台灣鯛、虱目魚、鱸魚、石斑魚、鰻魚、文蛤、白蝦這一類的。」

其實台灣近海養殖魚大多集中在彰化以南的地區,從育種到幼苗,甚至養大之後的成魚,短則花1-2年,長的也要2-3年,大半提供台灣內銷,每年的魚獲產量,從民國89年25.6萬噸,到現在每年已經突破30萬噸,占全台產量頂多10分之1,至於飼料的選擇,也多是以黃豆粉加魚粉為最大宗。

黃徹源:「(價格)波動很大啦,就是說它原物料上漲,飼料就會上漲,這是一定的,那你養魚不能說沒有飼料嘛!」

相較於近海養殖以小型魚種為主,深海魚種就是大型魚種,只是在食物鏈當中,大魚吃中魚、中魚吃小魚的原則下,鱈魚和鮪魚這類的大型魚因為生長期長,含汞量遠遠高於小型魚種的馬頭魚和鮭魚,但即便是近海養殖,也有你不知道的威脅。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大家很習慣這種密集的養殖,那你密集的養殖就一定要用藥,而且第2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目前沒有水試所願意值夜班,幫漁民解決魚病的問題。」

在違反原則的狀況下,多少也損傷養殖漁業的好名聲。員工:「大部分的人都會吃。」

於是這一張食品身分證成了最佳保障,從重金屬到戴奧辛通通得符合檢測標準,才有資格登堂入室站上銷售台。江守山:「養殖的魚會檢測農藥到349項,把台灣市面上所有成分驗過一遍,我們要檢查動物用藥180幾項,我們要檢查6項的重金屬,如果野生的話,我們要看它在育成時,有沒有被加過吊白塊,所以要檢查福馬林。」

除此之外,顏色太紅、太白的都要避開,甚至醃製的魚類因為鹽分太高,也盡量不要食用,還有魚皮跟內臟最好少吃,最好就是選擇巴掌大小的魚種,因為生長期短,重金屬累積含量相對較低,另外,最好一餐就食用完畢,而且料理方式以烤、煮、蒸為主。

江守山:「養殖的會有時候用到抗生素,用藥的問題,小(魚)比大(魚)安全,那第3個呢,看外表不如聞味道,因為魚的味道比較難掩蓋,尤其鰓的味道,因為鰓裡面是兩難,你加藥,藥水就聞得到,你不加藥,鰓就會臭。」

從外觀到味道,教你簡單的辨別,只是萬萬沒想到現在怎麼健康吃魚,竟然比吃魚健康還要來得重要。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養殖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66

0.0452

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