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沉睡的巨人 台灣債市的未來為何而生?

作者 陳亞維
發佈時間:2020/09/03 15:29
最後更新時間:2020/09/04 09:22
未來台灣債券市場將可挹注更多經濟成長動能。(圖/《台灣銀行家》提供)
未來台灣債券市場將可挹注更多經濟成長動能。(圖/《台灣銀行家》提供)

【台灣銀行家】台灣的債市發行量和交易金額偏小,因此也難以發揮直接金融的功能,未來若能產生綠色、ESG、永續等創新產品,並在國家發展與財政穩健之前提下,善用財政空間,債券市場將可挹注更多經濟成長動能。

台灣債券市場並不缺乏歐美成熟債市組成的各項單元,應能在直接金融領域發揮應有功能。可是,加總台灣債市各類債券種類的發行餘額約新台幣13兆元,每個月交易額在5,000億元左右。按照主管機關官員的說法:「台灣債券市場保持穩健。」實際上,台灣債市的發行量和交易金額,端不上國際檯面。

 

不過,每月5千億元的債券交易量,相較於台灣的經濟與金融規模,都顯然偏低,中央政府發行的政府公債,半數籌碼長期鎖在「綠巨人」的保險箱裡,不同等級的債券如公司債和金融債,價格差距近乎僵化。

很難讓人把台灣債市比擬為歐美成熟市場的「活絡資本市場之重要角色」。尤其低利環境估計將再續走至少10年,無「利」可操作的債券,放眼未來,除非催生綠色、ESG、永續等創新產品,否則將是一攤死水。

台灣債市的三個發展階段
 

前金管會委員、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楊雅惠對於台灣債市歷史有所研究。楊雅惠指出,債券市場的健全發展,可以加深資本市場的深度,且可提供政府或企業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為經濟發展所需所用。

《債券市場理論與實務》專書作者王深伯更研究過西方債券發展歷史,約西元12世紀間,當時的國王需要軍費打仗,就向有錢的百姓借錢,國王打包票會還錢的「保證」,卻常因政權被推翻而無效,使得債券被視為「冷門的生意」。
2019年宣布退休的「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年輕時也曾認為,債券是乏味無聊的東西。直到他數十年歷經市場的洗練,也在投資組合中融合創新與外國債券,才讓一切改觀。是言之,冷門無聊的債券金融商品,一樣可以造就天王級人物。

楊雅惠研究分析,債券市場的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均須建立適切的發展機制,在國內,金管會及證券櫃買中心是債市發展機制的推手,發行端則有財政部等政府單位、機構法人等,推動債券市場從草創到成熟,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49年至1990年,債券市場的供給非常有限,次級市場交易幾不存在。第二階段為1991年至1999年,政府在這段期間就發行面持續增加公債供給,金融機構相繼參與債券買賣,交易日趨活絡。第三階段為2000年以後,受惠於網路科技的發展,經櫃檯買賣中心建立電腦系統,提供交易商從報價、成交到結算交割的電子化平台,均有助於提升交易資訊的揭露及交易效率。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統計,截至2020年7月,債券種類及其發行餘額為,政府公債5兆5,260億元,公司債2兆1,230億元,金融債9,850億元,以及國際債券,也就是在台灣掛牌的外幣計價債券,主要有美元部位約1,682億美元、人民幣部位約523億元,加上少許澳幣和南非幣計價部位,以及新台幣計價外國債券有166.8億元左右。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金管會歡迎各界提供健全債券市場發展的機制或商品的任何建議。

跟上國際潮流的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是主管機構認定的創新債券品項,也跟得上國際潮流。櫃買中心統計,2019年全年綠色債券發行量新台幣490億元,今年以來已有6檔綠債掛牌,共112億元規模,估計到今年底會超過200億元發行規模,全年發行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此外,將借鏡綠色債券的發展經驗,配合金管會推動《公司治理3.0》項下的2021年台灣永續板市場,目標在今年底建立可持續發展債券櫃檯買賣制度,並推動首檔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預期此類債券的發行仍將會成為未來公司債發行的重點之一。

信用評等機構特別緊盯債市變動,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7月間預告,全球持續延燒的肺炎疫情將是影響今年台灣債市量能最主要的外在因素,今年國內的債券發行量應會較去年明顯回升,主要是金融債和公司債兩項。

中華信評指出,金融債券方面,由於國內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多已達到健全水準,2018、2019年間的發行多是到期舊券換發新券,導致整體衰退幅度約25%,隨著疫情創造出全球利率新低點,金融債券發行重拾動能;截至2020年5月底止,金融債券的發行量已達到約新台幣69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

公司債方面,中華信評副總經理王張財指出,企業為支應資本支出與營運資金調度所需,原本就會有基本的公司債發行需求,利率水準創新低,除了吸引想降低資金成本的企業前來發債,一些曾將債市列為籌資選項,卻對於取得公開信用評等裹足不前的企業,也可能首次投入公司債發行市場一試水溫。

 
台股公開資訊觀測站平台,第2季期間就出現許多類似公開資訊,如影音家電銷售通路集雅社(2937)成立於1994年,今年8月中旬第一次發行國內有擔保轉換公司債,上限2.5億元。

台灣民眾普遍認識洋債,未評等債不適宜一般投資人

債券或債券基金是國際機構法人投資者、私人銀行高資產財管客群的資產池中,必定持有的兩大資產,經過基金經理人、財管顧問的管理,這類資產總是能創造穩定的投報率,同時達到資產配置多元化目的。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2019年宣布退休,他服務過的兩家債券基金公司PIMCO和駿利資產管理集團(Janus Capital),除了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更教育了台灣民眾認識到債券等固定收益金融商品的重要性,根據投信公會統計,截至2020年7月底,國內投資人持有的各式固定收益型基金,包括一般債券、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券等,總金額達新台幣1兆7,630億元,同一時期國人持有的股票型基金,總金額約新台幣1兆1,180億元,顯示台灣民眾普遍認識且接受各種債券金融商品。

諷刺的是,當中華信評7月間發布台灣債市今年將有新一波發行潮訊息時,不明就裡的投資民眾以為可以跳進場,或是接手可轉換公司債等部位,實際上這些債券部位並不提供給一般投資人,加上自2013年以來台灣債券發行相關辦法陸續鬆綁,市場上充斥著未取得債券發行信用評等的部位,標普信用分析師團隊提醒,連屬於機構法人大戶的國內保險公司,都因此無法在其資本適足率中,充分反映投資此類無評等次順債券的真實風險,一般投資民眾不會得到法規上的保護,更應該避免接觸,以免平白受損。

央行總裁預告:政府發債空間大

一般企業擔任發行人的債券,加之沒有信評護身,一般投資人有理由卻步,無怪乎需擔負風險管控的金融業,如證券公司、票券公司及部分銀行都要涉獵公債市場交易,各家搶券、惜售、養券的三部曲行徑,隨著國內游資四溢而越加嚴重。

央行總裁楊金龍去年起在公開演講中點名,國內債券市場發行餘額不足,且發行餘額約新台幣5.5兆元的公債發行規模「太小」,鑑於我國的財政空間相當寬裕,財政政策應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楊金龍根據財政部統計加以分析,政府債務餘額對GDP比率,2019年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相對前3年平均名目GDP為31.5%,離中央政府法定舉債上限的40.6%,還有9.1個百分點,約當新台幣1.4兆元的舉債空間;而2019年總計舉債占整體歲出總額4.5%,距離法定上限的15%,尚有10.5個百分點的空間。

因此,在國家發展與財政穩健之前提下,善用財政空間將可挹注經濟成長動能;倘若能與結構性改革政策搭配,其成效將會更大。

政府公債亦能依發行單位的不同,進一步設計。台灣金融研訓院曾研議重啟乙種建設公債發行的可能,以其具備最低利息保證且鎖定公共建設,適合分割小券給予民眾參與債券投資的新機會,達到多贏的綜效。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ervice.tabf.org.tw/TTB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金融#經濟#債市#證券#投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77

0.1391

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