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金融穩定變數多!通膨魔獸難馴服 談降息言之過早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4/06/19 16:2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9 16:22
近年這一波通膨下降速度換緩慢。(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近年這一波通膨下降速度換緩慢。(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撰文:陳鴻達(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台灣銀行家】IMF在4月下旬公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指出,馴服這一波通貨膨脹已經到了最後一哩路。但大家若不健忘的話,「最後一哩路」這詞在最近半年來已經出現多次,例如從去年11月初歐盟央行執委會委員Isabel Schnabel在美國的演講就說這一波通膨已經到了最後一哩路了之後,這半年來,許多重量級人士也都持續發表類似看法。但為何這最後一哩路如此漫長,以至於4月美國聯準會發布的「影響金融穩定的重要風險調查」(Survey of Salient Risks to Financial Stability)中,通膨仍然是受訪者最常提到的風險,並且跟半年前一樣都有高達72%的受訪者提及。
 
通膨風險仍是受關注議題。(圖/台灣銀行家)

為何最後一哩路如此漫長?

Isabel Schnabel在美國演講的內容提到,歐盟這一波通膨的最高峰大約在2022年10月,接著一路下滑,在2023年10月,降到4%以下,之後好像就黏住了,進展緩慢。將通膨控制2%以內的目標好像近在咫尺,但又為何如此漫長?她指出,當初推升通膨快速上升的能源與食物價格已經降下來,但服務與供需帶動的通膨,在下降過程中卻顯得「僵固」(Rigidity)。調查中也發現,通膨上升時帶動薪資成長,但通膨下降後,薪資的成長卻回不去了。也就是服務帶動的通膨消不下去,讓打通膨這條路如此漫長且充滿變數。

服務與供需帶動的通膨顯得僵固。(圖/台灣銀行家)

新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Megan Greene在今年4月表示,「英國在打通膨的最後一哩路上顯得顛簸崎嶇,降息的時間可能會超過我們原先預期。」她指出,疫情之後全球供應鏈的改變,以及為了強化供應鏈韌性而導致成本的增加,使得我們可能需要比過去更高的利率來維持物價的穩定。因為目前全球化趨緩,最終將成為通膨推升的原因之一。

暴力升息隱憂仍存

為了抑制這波通膨,美國聯準會可說是採用暴力升息的手段。從2022年3月16日啟動升息以來,聯準會升息11次、共21碼,利率從0到0.25%拉升至5.25到5.5%。這過程將通膨怪獸控制住了,但對經濟也是有抑制的副作用,美國一些銀行也因升息造成債券資產縮水,資金成本上升與存款外流而吃足了苦頭。繼去年爆發矽谷銀行等擠兌的風波後,今年4月26日爆發「第一共和」(Republic First)被監理機關接管,並準備由Fulton Bank接手。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在2006年達到最高峰,每股高達12.5美元。即使在今年初每股也有2美元,歷經這陣子的跌跌撞撞,最後一日股價下跌6成,每股剩下1美分。
美國銀行持有證券因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降息與否的兩難

對於降不降息,有人擔心一旦降息會讓打擊通膨功虧一簣,有人擔心利率過高對經濟與金融的隱憂。現在各界對於降息是有共識,主要分歧點是何時降息。但現在又衍生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雖然還未降息,但一些降息的效果已經提前反應。例如2023年11月聯準會主席鮑爾宣布利率凍漲之後,美國股市便開始預期降息所帶來的紅利。都還未降息,股市就提前反映漲了一大段。但問題是美國的資產價格,不管是股價或是商用不動產價格都處於歷史高檔,早已是金融穩定的隱憂。而幾次美中關稅大戰一觸即發預期降息,撐住這些已經過熱,甚至持續推升這些資產價格,如果真的降息,不就讓股市與房市更加過熱?

 
以坊間流行的巴菲特指數為例,當一國的股市總市值超過其GDP的120%時,股市就有點過熱之虞。以今年4月底的數據來看,美股總市值已經超過其GDP的180%。至於其他衡量股市是否過熱的指標,例如「總市值與M2的比值」與「週期調整本益比」等,目前都來到歷史的相對高點,僅次於千禧年初的網路泡沫時期。雖然這次有AI題材支撐,但還是應居高思危。

美股的巴菲特指數。(圖/台灣銀行家)

也就是說,現在聯準會好像陷入「欲寄征衣君不還,不寄征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的進退失據困境。因此有人說,聯準會應該只有看到就業數據惡化與景氣衰退的跡象時才會降息。若真是如此,真降息時反倒是股市利空的訊號。過去預期降息對股市是利多,但推高股價的同時,也堆疊了風險。降息議題真是詭譎多變。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台灣銀行家月刊

#IMF#通膨#通貨膨脹#聯準會升息#金融穩定#美國聯準會#升息#經濟#股市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4

0.0869

0.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