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經濟「轉大人」!台股黃金交叉超車 港股衰敗原因解析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4/01/08 17:36
最後更新時間:2024/01/08 17:36
台股走勢轉強。(圖/TVBS)
撰文:藍弋丰(本文作者為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金融研訓院顧問,業餘研究歷史,著有金鼎獎非文學類獎《橡皮推翻了滿清》等,與金融研訓院黃崇哲院長合著《鄉民的金融科技能量包》)

【台灣銀行家】2023年11月28日,台股加權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台升港降」,台股加權指數連年上升,港股恒生指數則暗自垂淚,趨勢似已不可逆轉。台灣必須抓住難得的機會躍起飛升,專注自身產業經濟發展,擺脫受中國影響,開創自己的新時代。
 

近來金融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台升港降」:台股加權指數連年上升,港股恒生指數則暗自垂淚,眼睛雪亮的投資者,都看得出這樣的變化,台股指數超越港股,則是趨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回頭看台、港兩地的發展,台股在1986年首度登上千點,之後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浪潮中,於1990年創下12,682點的歷史新高,但是1990年之後,台股從高點跌到最低2,485點。1992年起,港股指數就領先台股,甚至在2018年,恒生指數來到33,484點,台股在11,126點,兩者最大差距達22,358點,是台灣加權指數與香港恒生指數差距最大的時期。

西進曾將台股空洞化 蔡政府力搏產業升級

當時台股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台灣有過這樣的危機經驗,「台灣曾錢淹腳目」,卻因為執政者的錯誤決策,讓產業一度走向空洞化。那時台灣一邊爭執「戒急用忍」還是「大膽西進」的過程中經濟一邊成長,其實就是吸收了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生產力,過程中台灣產業似乎更上一層樓,不僅電子業發光發熱,即使傳統產業製造業也默默看似業績大好,誕生無數隱形冠軍。不過這有很高的風險,貪戀廉價勞工與減稅之優惠,等到沒有甜頭之後,業者就面臨比以往更高的營運挑戰,台商競爭力就逐漸下滑,連帶影響台股也空洞化。

直到蔡英文政府執政,搭配資金回台並導引投入實體產業的政策,鼓勵台商業者回台,讓企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產品可以行銷全世界。經過這幾年,台灣產業的體質轉強,更具韌性,在國際市場上有目共睹,股市也是跟著水漲船高,台股從8,000點左右大漲到18,619點,有幾大關鍵因素,一是半導體,最主要是全球晶片大廠台積電股價最高漲3倍,外資都按讚,而這對台股加權指數有卓著貢獻,其他科技類股股價也有上漲4至6倍,經過數十年,產業生態系已有很大變化,而台灣電子產業抓住最新國際發展趨勢,能繼續創新轉型,是帶領台股走勢繼續向上的重點。
 

台股睽違30年超越港股。(圖/台灣銀行家提供)

美中貿易戰 開啟台股「中途島逆轉戰役」

美中貿易戰後,供應鏈移動的趨勢,也為台灣創造絕佳的轉型契機,而當時蔡政府除了用更優惠的稅來吸引資金回流外,也積極推動戰略產業,特別是「五加二創新產業」,包括綠能科技、亞洲矽谷、國防產業、智慧機械、生技醫藥、循環經濟及新農業。蔡總統曾說,「我們拚經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過去多是政府輔導領頭產業,「五加二」則是透過系統整合既有及新增的產業創新,帶動整體產業及經濟結構轉型,讓台灣經濟真正能夠「轉大人」。也就是有吸引力的產業政策,才能吸引台商資金回流,同時造就台股資金行情。

除了產業與國際形勢有利以外,台股近年來的好表現,也是反映著這種機運,因中國正在崩潰,台灣要掌握能自己站起來的新力量,可望促使台灣的經濟進一步升級,若能升級成功,台灣的未來無可限量。曾經台灣一度是靠吸食中國勞動力而發亮的新星,中國崩毀的現在,台灣卻有機會靠著自我的產業成長與創新,取得突破下一個門檻的力量,這就是台股「中途島逆轉戰役」能成功的意涵。

守得雲開見月明 黃金交叉轉折出現

時隔31年,2023年11月28日,台股加權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竟出現了黃金交叉!11月28日台股收盤17,341.25點,大約領先香港恒生指數20點左右,尾盤港股小幅拉升又小贏台股12.89點。近期,台股指數已經站穩17,000點之上,港股則掉落至16,000多點,台股與港股從拉鋸態勢到交叉走勢的趨勢越發明顯。

當然,股市指數以加權計算方式產生,直接拿指數來比大小意義不大,或許可用更為實際的「總市值」來比較,如今台股市值逼近新台幣56兆元,2015年時才不到新台幣30兆元;港股總市值現近港幣30兆元,2015年時則為近港幣25兆元,2020年時更曾高達近50兆港幣,從總市值的成長幅度可看出,台股的確風生水起,港股則是「打回原形」,雖然台股總市值距離港股尚有差距,但改變不了「台升港降」的趨勢。

港股「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為何台升港降?許多人都提出很明顯的原因:中國聲稱《中英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件」,撕毀香港的民主自治,2020年香港《國安法》使得香港納入中國的實質全面管控。過去香港的繁榮,是奠基於中國專制極權政府的法治不穩定、不可靠,無法保障投資者的人身安全及財產權,香港為法治有保障的投資中國窗口,成為中國經濟櫥窗而紙醉金迷,一旦與中國同質化,那麼香港從本質上存在的意義就消滅,當然也只能走向衰敗。

另一個更根本的原因:香港既然是中國的櫥窗,中國本身崩垮,香港當然也只能跟隨倒塌。2000年以來,警告中國經濟已經故障的「中國崩潰論」不斷提醒世人中國的實況,世人卻迷惑於中國表面上不斷虛胖膨脹的「紅太陽」假象,使得20年來中國崩潰論者備受嘲笑、遭質問中國何時才會崩潰,但是中國並非疫後、房地產危機、貿易戰危機才出現崩潰訊號,實際上,不正常的熱錢大舉流竄,原本就是中國的崩潰方式。

世人對經濟崩潰的想像是有如超新星爆炸一樣轟然席捲一切的驚天動地,但是那是大型恆星的崩潰方式,中等恆星,例如我們的太陽,壽命到頭時的崩潰方式是成為無比膨脹的紅巨星,虛胖的紅熱狂流甚至會擴大到把地球都吞沒。天文學與經濟學可互相印證,大經濟體如美國故障時,超新星爆炸如戰前經濟大蕭條橫掃全球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但中國實質上只是中等經濟體,2000年開始有人發覺中國要崩潰,接著中國就快速無比膨脹,並不是成為了紅太陽,而是成為紅巨星,亦即中等經濟體的崩潰死亡方式。

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燃燒殆盡

中國遇到的,是經濟學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大體上,人會努力奮鬥是基於對改善未來生活的想望,以中國而言,在改革開放之初,連基本溫飽都有問題,只要有飯吃,住破屋,也願意拚命工作改善生活,大量廉價勞動力支持中國發展為「世界工廠」,這就有如恆星最初以氫為燃料,很容易融合。

隨著生活的基本水準改善,要人民繼續拚命努力,要求就會提升:以前只要有腳踏車就很滿足,改為需要摩托車,再來需要汽車;以前住破屋,現在要住鋼筋水泥大樓;以前有得穿就好,現在還要起碼的快時尚;以前吃地溝油餿水也無妨,現在要求基本的食安。各方面累積起來,養成與維持一個工人的國家社會總成本節節墊高,遠高於過去,如果工人產生的附加價值沒有增加,經濟勢必故障,這就是為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會一頭撞上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如恆星把氫都用罄,接下來要以氦為燃料,融合需要的門檻更高。

紅巨星的膨脹只是把整個恆星的老本都敗光,當過熱的外殼瘋狂擴張到極點,不知不覺間流失光光,只剩下故障的核心赤裸裸顯露出來,那就是一顆白矮星,先前的紅熱狂潮,只剩下殘渣。
 
原本香港股市在90年代以前由香港本地財團如長江實業、新世界、新鴻基與恒基地產以及金融業等撐起;90年代以後,眾多國企到香港掛牌,只要名字前面掛上「中國」的公司,股價都翻了好幾倍,後來騰訊、美團主宰港股的變化,這些年阿里巴巴、京東、百度、蔚來、小鵬、理想等中國概念股到香港掛牌,香港的新經濟股成為左右港股命運的新族群。

不過歷經共同富裕之後,騰訊、阿里巴巴元氣大傷,中國官方大力扶植拼多多,京東等跟著急轉直下,香港重量級權值股股價欲振乏力,現在中國經濟崩盤,而外資等也逐漸流失,金融業也沒有以往吃香,香港本地財團股早已委靡不振,「香港因為被中國收回去,就失去了全世界。」這就是港股失落的原因。

當然,台股還有更多可以超越與成長的地方,這不是容易的,不論法規、人才,整體社會的觀念及所有面向都必須急遽調整,才能抓住這難得的閃耀機會,但不論如何,台灣談經濟與產業成長已無需跟中國連結,現在該是專注於自身的時候了。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台股#港股#台升港降#港股恒生指數#恒生指數#金融#香港#股市#經濟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362

0.1213

0.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