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的走高,現在蝸居化的現象也跟著愈來愈明顯,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第1季全台住宅交易平均坪數為31.6坪,跟十年前比起來,硬生生減少了11.5坪,專家就表示,雖然說台灣的房市還不至於香港化,但蝸居化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採訪團隊來到位在內湖的25年小宅,一開門看過去,就已經把整個屋子空間看完了,權狀17坪而室內僅有11坪,就要價1788萬,不過儘管坪數小總價也不低,但詢問度還是很高。
房仲業務主任李研宥提到,因為現在少子化的關係,其實小坪數的話,很多人是來詢問的,這也算是目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物件,最主要是好租,那第二個是投報率比較高,那其實對於一堆短期說,如果要投報率比較高的話,那或許是他的首選,也比較好脫手。回想以往在房市市場上,熱銷產品幾乎都是以大坪數為主,而近幾年的購屋走向,已經越來越朝向買「小宅」,全台也正式進入購屋「30坪」保衛戰。翻開了內政部的最新統計,在今年第一季,在全國交易總數當中,小宅就佔了41.9%,等同於每5筆交易就有2筆交易,總坪數是低於25坪。
從整體來看,今年第1季全台住宅交易平均坪數為31.6坪,跟十年前2014年比起來,硬生生減少11.5坪,進一步細看也會發現,在六都當中購買小宅的比例,就是以台北市的54.6%為最高,若以「區」來排名,又以桃園區的小宅交易量最大,第一季的買賣移轉筆數達到592筆,第二名則是新北淡水區,再來則是板橋區、中壢區,以及中山區,前五名交易熱區皆來自北北桃。
房屋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表示,一方面當然除了房價,水位提升,在總價預算沒有辦法提高的情況下,當然就只能去縮買的坪數,那還有另外一個蠻關鍵的因素,就是現在其實這個新的案子,這一個公設比越來越高,如果又想要這個預算不要提高,室內空間就勢必得要所犧牲,目前這幾年來,這一年多來不斷的升息,還有就是央行限貸,可能也有一些民眾,這個自備款的壓力提高。
看看2017到2022年,首善之都台北市的平均購屋面積,還能維持在24坪左右,但最新的數字,已經掉到22.3坪,而且還在持續探底,新北市也僅剩下25.4坪,南霸主高雄市也跌破了30坪,在六都之中狀況最好的是台南市,只不過跟前幾年比起來,坪數也是下滑許多,除了高房價的驅動以外,戶量人口的改變,也是其中關鍵,當小家庭、頂客族、單身戶,正逐漸成為主要的家戶組成,從2009年跌破每戶三人後,持續一路走跌,最新統計平均每戶家庭人口,已經掉到2.56人,顯示每戶人口數量越來越精簡。
房市專家何世昌則認為,雖然台灣的房價很貴,可是因為台灣的國土面積比香港大很多,因此要像香港的話出現湯房、龍屋,這種狀況的機率,是也不太高,可是如果是台灣的房地產步入日本化之後,整個這個房子的規劃,還有室內空間格,包含建材衛浴的這個整體的規劃,都會產生滿大的一個改變,不只這個格局方面,包含電器家具的這個使用方面,也會不斷的縮小,好像照到這個小叮噹的縮小燈一樣。
雖然不至於香港化,但蝸居化已是現在進行式,當高房價與少子化夾攻,購屋居住的選擇,也出現變化。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