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全方位重塑!新世代金融科系突破框架 攜手國際產學合作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闕若安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8/16 19:41
最後更新時間:2022/08/16 19:41
台灣不少大學財金科系跟著國際新趨勢來調整教學方針。(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不少大學財金科系跟著國際新趨勢來調整教學方針。(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撰文:張嘉伶

讓學生真正有能力解決未來挑戰  重塑新世代的大學金融科系
 

【台灣銀行家】大學教育不只是做學術研究,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培養傑出人才的能力也必須跟上國際趨勢,而財金科系更應大刀闊斧進行教育改革,對接FinTech、ESG,端出全方位思考,才有機會培養出頂尖人才。

過往一個國家的居民教育水平越高,經濟發展更加活躍,抵抗危機的能力也會相對提高。為了應付更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高等教育不能只注重量的增加,更該注重「質」的提升,觀察到不少國際大學正在改變,其教育改革著重於「產業連結」、「跨域整合」和「國際合作」等。

未來少子化持續衝擊,沒有特色將難以支撐學校永續營運。大學教育應提倡學校不是用來拿學位的地方,而是培養學生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到國外改變的速度!台灣更應該迅速動起來,重塑台灣高等財金教育才有機會創造新未來!
 

大學教育應隨著國際趨勢變化,注重「產學合作」及「國際合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以終為始」解決全球化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挑戰

《QS世界大學排名》於日前公布,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第11年成為排行榜龍頭,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及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則列為第2至第5名,然而世界排名第3的史丹佛大學都不安於現況,推出「Stanford 2025」,此規劃集結眾人智慧,由學生、教授和行政人員,耗費1年的時間討論。連世界頂尖大學都打算徹底翻轉執行超過百年的大學樣貌、學科分界、學習制度,這完全是為了因應科技發展、時代更迭下的改變。

「Stanford 2025」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有意義感的學習,其實就是一種「以終為始」的概念。例如,未來當有人問史丹佛的學生:「你主修什麼?」答案不再是:「生物學」,而是「我主修生物學,希望以後可以減少世界飢荒的問題」,或者是「我主修財金系,希望以後能透過金融的力量減少碳排放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有意義,具體作法則是,史丹佛大學將在世界各地成立「影響力實驗室」,讓學校和學生參與、甚至解決全球化過程中人類必須面對的挑戰。

觀察到世界頂尖大學都積極思變,期望栽培出來的學生能真正有能力來迎接挑戰,《台灣銀行家》雜誌本期也特別規劃「重塑新世代的大學財金教育」,發出問卷來了解台灣的大學在財務金融相關系所(以下簡稱財金系)方面是否跟著國際新趨勢來調整教學方法或者新增課程,因金融業與國際連結最深且是國家戰略級產業,大學財金科系肩負著金融人才能力的培育重責大任。

此次問卷共針對全台72個大學財金系所發出,共有45間系所回覆(其中有42間資料填寫完全),回收率超過6成,以下簡單整理回覆系所的說明,感謝熱心的老師回覆問卷調查。

此次參與《台灣銀行家》雜誌問卷調查的全台大學財務金融相關系所。(圖/台灣銀行家)

部分財金系已開始要求數A入學門檻
 

從國外頂尖大學的改革來看,最大的改變是了解學生未來出社會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再來設計對其有所幫助的新課程,這樣的改變不僅僅是表相上的改變,是真正以減少學用落差為目的,來重新定義學習,改變的幅度極大。

而台灣大學課程與招收的變化,則是可以感受到有些許變化,但改變的幅度與深度仍不足,以下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探討。

以財金系招生狀況來觀察,今年是教育部實施「108課綱」新制後,第一屆成為準大一新生,這群學生在國高中求學階段都有「學習歷程」檔案,大學老師在徵選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的國、高中生都會提早選擇參加各種體驗營或者是大學開的社團夏令營,「花時間」去了解大學不同領域,增加自己的素養,這樣的優勢是學生在高中已開始探索、思考自己真正適合的科系是什麼。

針對這樣的一群準大學生,會填寫申請財金系,大多數都是對財金領域比較有興趣,不少老師甚至提到為了搶優質學生,甚至去高中開課,國立高雄大學金融管理系老師陳怡凱認為「108課綱」立意良善,學生學習更加多元化,而為了提早讓高中生了解大學財金系,特別去高中開體驗課程,透過這樣的學習讓學生們接觸財金議題,他感覺這一屆的準大一新生的財金素養普遍較高。

而大學財金老師們今年在決定徵選學生的門檻條件,還有一個項目是被諸多討論的,那就是原本是文組的財金系,這些科系對於數學的要求並不高,《台灣銀行家》雜誌特別從問卷中詢問,想要了解今年申請財金系的門檻是要求理工等級的數學A還是數學B。而透過問卷可看到,今年整體有近2成的財金科系申請資格是需要理工等級的數學A成績〔圖1-1〕,仔細分析要求數學A成績的財金系所,其中國立大學占87%,〔圖1-2〕,顯然不少國立大學,認定財金系學生需要更強的數學力,來對接金融科技的開發能力。
 

不過也有約8成的財金系仍維持採用數學B[圖1-3],有老師就反映財金系所不該只是重視金融科技、或者是寫程式的技能,商學院反而更該著重人文素養的培育。

選擇數學A、數學B為入學門檻條件的國、私立大學財金系比重。(圖/台灣銀行家)

金融科技課程大多強化於程式寫作  缺乏企業深度合作

這2成的大學財金系改採用數學A這樣的變化,可能是因為老師看到金融業開出的職缺有相當多都是屬於金融科技相關的,從問卷中看到,有超過9成的學校已開始增加新課程〔圖2-1〕,不過,若細問在金融科技新課程方面,約有31間是新增金融科技概論基礎型課程,另外也有31間是新增大數據相關課程;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類的也有16至17間〔圖3-1〕。而從[圖3-2]也可以看到國立一般大學與私立一般大學、私立科大都有開大數據相關的課程,而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則是零星開出一些相關課程。

逾9成學校開始增加新課程。(圖/台灣銀行家)


各種類型大學財金系新增金融科技課程一覽表。(圖/台灣銀行家)

以上述看到諸多學校都開設大數據的課程來看,有兩個問題點值得討論,一是商學院真的需要數學能力A,而高等級就相當於擁有剖析大數據的能力嗎?另外一點就是大學對於大數據課程的教學深度,強大的計算能力只是大數據的一部份,大數據的重點是為了能讓企業進行更深度的分析與找出新商機,若學校沒有與企業深度合作,只教導一些寫程式的課程,沒有企業端支援數據資料來跑模型,不僅欠缺與產業連結度,對於學生來說,也不足以應對未來職場所需。

多元面向 師資急需攜手相關業者

從問卷中可以看到老師回覆的新增零散課程大都是與程式設計有關係,包括金融應用程式設計、電子商務與支付系統、社群媒體語意分析、智能投資於程式交易、機器人理財實作、物聯網科技應用、程式交易、財務軟體應用、程式設計、區塊鏈與虛擬貨幣,顯示金融科技的面向非常多元但都是片面零星的開課,沒有綜觀全局的整體規劃,不少老師也反映這塊領域的師資也不好找,急需找產業相關業者來合作。

對於堅持要求數學A的政治大學商學院認為,現在金融科技影響金業巨大,必須從108課綱畢業的高中生要求數A高等級來作為入學門檻,未來的管理相關科系也開始以大數據分析輔以決策,數學能力更顯重要。但數學的能力其實就是代表考驗運算思惟與邏輯思考能力,隨著數位工具應用能力越趨重要,數學就是背後的基礎。

不過,想要減少學用落差,只強化寫程式的能力,不會是財金科系唯一改變的重點。以往,金融產業分工明確,商管人才只需專精財金專業,不過現在金融業跨界、跨業有許多不同的合作面向,國泰世華行政處副總經理翁德雁對大學財金新鮮人提到:「隨著數位轉型,越來越難斷定一個專案屬於哪個部門,跨部門溝通、合作已是常態!」也因此,未來金融人才所需的財金專業雖然還是核心能力,數位技能也只是基本,還有創新、解決問題、溝通等軟實力,構成人才所需的三大面向。因此學校教育改革的重點並非只是強化數學或者是寫程式的能力,而應該重新思考學生究竟出社會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終為始」來重塑課程設計。

該如何打破壁壘  設共同必選修與特色學程

相信有不少老師也是擔心學生有學用落差,有些學校內部已開始討論要改革,臺大就想推動未來大學,推出167個領域專長模組課程,及不用休學也能整年在校外探索學習,還有開設「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讓學生自訂專屬課表,突破現有院系框架。政大商學院首度打破院內系所壁壘,除了設立共同必選修的課程,像是商業分析課程,內容就包含針對消費者或社群網絡等不同面向,如何透過大數據與資料分析進行決策,另外更提供金融科技專業學程、巨量資料分析學程、創新創業學程等不同學程。

不過,或許對於未來就業的擔憂仍高,許多商管學生考慮雙主修,來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政大商學院內部調查,近年來,商管人才的跨域能力越趨重要,政大商學院學生雙主修人數,3年來已成長了35%。

改造課程設計要真正朝向減少學用落差,對學生來說也能增加就業的信心,只是學校端就算是跨界想要給予學生更接軌就業市場所需的技能,有時候往往力不從心,因為畢竟老師離企業端有很大的距離,這時候產學合作的空間就出現,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到,高達84%財金系所都有尋求產學合作〔圖4-1〕,主要的方式大多是傳統的找金融業界來做一些短期講座、或者非常短期的實習、企業參訪等,對學生來說可能如蜻蜓點水,無法更深度學習,但從問卷中意外地發現,有3間系所已開始用沙盒實驗室,包括有中正財金系、亞洲大學財金系、實踐大學財金系,主要就是希望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達84%財金系系所有產學合作。(圖/台灣銀行家)

「能力本位」  以「技術能力」授與學位學程

國外的產學合作很值得我們觀察,國外的大學越來越多找上產業界深度合作,重視培養學生直接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連美國鄉下的一間小學校――南新罕布夏大學,校長勒布朗特別提案找來Google,不只提供經費,還創立一沙盒實驗室,負責測試與培育未來可能被採用的技術,例如遊戲化考試或是虛擬實境的應用。

該大學還推出「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BE)線上教育學程。這是美國第一個獲得聯邦教育部批准,不是以傳統學分制,而是以「技術能力」來授與學位的學程。「能力本位」課程長什麼樣子?它既沒有課程進度,也沒有考試,所有的作業都是任務導向。CBE學位的核心理念,是改變以往用學習時數來衡量學習成果的學分制,透過完成任務所展現的能力,來評估修課學生取得學位的資格。

國際上有更多大學的改變主要就是以強化學生的能力為優先,而透過產學合作,在課程改革上的三大方向是「深度產業連結」、「跨域整合」和「國際合作」,大學不再是關著門的象牙塔,而是必須要跨界、跨國出去尋找合作,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

國際ESG正夯  人才缺口大 師資也缺乏

或許台灣有些大學覺得自己也有做到「國際合作」,但深究其內容,多停留於交換學生或者是找些國外知名講師來進行演講,就以台灣金融界近來最夯的「ESG話題」,因為全球永續浪潮持續推進,國際金融業都已經發揮影響力,利用投融資工具來帶動產業減碳發展,不過如此新穎的趨勢,透過問卷詢問台灣財金系的老師們,大多數都承認才剛開始注意,無奈大學內相關課程與師資都相當缺乏,也預料未來ESG相關人才的缺口極大。

針對此,問卷中詢問學校是否有針對ESG新增課程,僅有2成的學校開始注意並新增ESG相關課程〔圖5-1〕,但是內容屬於基本概念,沒有更深入的課程,另外2成4則有公司治理課程,內容也是偏傳統,有不少老師反映,有看到或者聽到ESG新趨勢,但因為沒有師資,所以現階段只有教一些概念,缺乏實務教學課程,僅致理財金1家學校有新增企業社會責任投資這種比較新穎的課程。

學校關注、新增ESG課程比例偏低。(圖/台灣銀行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者擔當著如此重責大任,然而面對現在國際變局如此之快,而台灣財金系所的老師們要更深層與產業端結合,用更國際觀的全局來做前瞻規劃,培養未來台灣金融大國的實力好手,成功的關鍵是考驗教育者變革的決心,不只是淺層表面形式上的變化,更要徹底「重塑財金高等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一流的頂尖人才。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學校#大學#金融#學術研究#國際#學位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87

0.0848

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