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趕在農曆春節來臨之前採買年貨,但發現豬肉、牛肉、乾貨什麼都貴,直呼吃不消。不過主計總處表示,物價在年後攀至高峰後,第2季物價漲幅就會趨緩;學者也點出3大因素,認為物價上漲已達「末升段」。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婆婆媽媽早已前往年貨大街、菜市場採買,沒想到和上一年相比,買菜金硬生生貴了不少,還沒發紅包給晚輩,荷包就瘦了一圈。
家住新竹的賴阿姨表示,豬肉上漲很明顯,至少漲2成,而且去年買2隻牛肚、2個牛腱500多元,今年漲到800多元,在餐廳訂佛跳牆去年只要1200元,現在漲到1700元,直呼物價上漲很有感,什麼都變貴。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則說,農曆年前因為採購需求增加,豬肉、牛肉、部分水產品、水果等價格都會走揚,但以豬肉為例,目前國產豬肉批發價每公斤約76元,與去年11、12月差不多,批發價並沒有上漲,民眾會覺得豬肉很貴,主要還是年節需求推升價格所致。
過年期間,白鯧魚因為年年有餘(魚)、昌盛等吉祥寓意,也是魚類採買首選。曹志弘指出,年前白鯧魚價格都會變貴,也因此,農委會建議不一定要買白錩魚,黑錩、金錩、銀錩價格相對便宜,也同樣有「昌」的吉祥寓意。
去年以來,許多小吃、餐飲業紛紛調漲價格,農曆年前需求高又推升物價,民眾大感吃不消。曹志弘表示,年節採購相關品項通常年後價格就會回穩,整體物價則在今年第1季到達高峰後,第2季起就會逐步趨緩。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同此看法,他點出3大關鍵,一是國際原物料價格已經漲至波段高點,後續上漲空間有限,廠商成本壓力不會再攀高,二是美國聯準會預計3月升息,資金可望退潮,加上台灣央行開始考慮跟進升息的時間點,這些都有助於抑制物價走高的情勢。
吳大任接著指出,廠商去年第4季起陸續漲價,除了反映累積已久的成本壓力,也因為疫情趨緩、政府祭出振興五倍券刺激消費,讓廠商得以趁著生意回溫之際,趁勢反映成本而調漲價格。
至於農曆年後物價走勢,吳大任點出第三個重要關鍵,Omicron變異株蔓延,國內疫情升溫將削弱民間消費力道,廠商要繼續漲價的可能性偏低;另一方面,如果廠商到現在都還沒漲價,價格會比其他已漲價的同業更有競爭力,他們不見得會想要跟進漲價。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則說,國際供應鏈瓶頸今年上半年可望緩和,塞港、缺櫃等情況也將逐步改善,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物價上漲差不多已經進入末升段」。
張建一表示,業者過去這段時間確實承受很大的成本壓力,政府查價也發現大多業者是為了反映進貨成本,而非惡意調價;不過政府年前仍多管齊下,祭出多重物價穩定措施,希望減緩民眾的通膨預期,年後隨著循例加價的產品及服務價格調降,加上國際環境轉佳,物價漲勢應可趨緩。(中央社)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