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5大皆空,醫師不願選擇到外科擔負起救治病人的責任,小兒科、婦產科、急診、內科也常招不到醫師。這狀況有多嚴重呢?今年,小兒外科報考人數僅有3人,顯示出小兒外科沒有新血加入,往後嬰幼兒有重大疾病需要開刀,可能需要出國求診了!
新血不加入 小兒外科熄燈號
再看看另一項數據,14年前的台灣,小兒外科醫師年紀約47歲,而14年後的今天,醫師平均年齡大幅上升到57歲,從數字上來解釋,可知沒有新進的年輕醫師願意加入小兒外科的行列。
張嘉宇醫師預估,這樣的情況繼續惡劣下去,10年後,這些醫師都退休,而小兒外科手術後繼無人,以後小兒重症患者可能都得到國外求醫了。
澄清醫院小兒科主任林雨利,亦以小兒外科手術聞名。他說,所有的外科醫師都有相同的擔憂,就是醫療糾紛,除此之外,台灣生育率世界排名倒數第2名,2015年新生兒人口僅有20萬人,再加上,現在醫療進步,許多產前檢查就可檢測出孩子的先天性疾病,可先有醫療動作,所以出生後,小小嬰兒免挨刀,手術需求量變少,當然選擇小兒外科的醫師也降低了。
林雨利主任指出,在他自己收治患者的比例當中,嬰幼兒疝氣手術高達30%。試想,往後若無小兒外科醫師來處利這類的小患者,可能會出現小腸壞死等現象,影響一生,那這些患者,由誰來照護?台灣的醫療成本,由誰負責?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