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景氣緩 求生存/電商兆元商機! 傳產「觸電」轉型

記者 黃星樺 / 攝影 周宗霖 報導
發佈時間:2015/09/24 22:3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2 02:28

台灣電商今年產值將突破「兆元」大關,商機背後顯示,消費者習慣已經改變,根據google調查,5成台灣人都有手機購物習慣,讓許多傳統產業擔心再不轉型電商,就怕被淘汰,而電商紛紛跨界開設實體店面、打品牌形象,虛擬、實體通路並行,未來「電商」模式將成為企業必須的生存之道。


民眾vs.記者:「1個月會花多少錢在網路上?5千左右,那你逛實體店面多還是網路多,網路商店比較多。」

在東區街頭逛街,新款商品韓貨單品,東挑西選卻「只看不買」,看見喜歡的款式,拍照「以圖蒐圖」,任何款式、價格,通通一目了然方便快速,google曾調查台灣5成消費者喜歡用手機網購,佔全球第1名,讓台灣的電商從2010年開始突飛猛進。

TVBS記者黃星樺:「台灣電商規模將從8000億,提升到兆億等級大關,站在敦化南路街頭,你可以發現到很多本土電商開設實體店面商機蓬勃,讓虛擬實體店面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平日下午冷門時段,生意搶搶滾,這間本土服飾電商在月租動輒8萬到10萬東區吸引過路客,還服務網路熟客。

民眾:「就(網店)看到喜歡,實體店面去買,去看說是不是要去試穿實際穿,是不是符合需求。」

1百公尺美妝服飾電商,通通來開店,從虛擬網路反攻實體店面,開店不只賣形象打品牌,許多傳統產業也意識到,傳統產業意識到電商商機。

台灣樂天行銷長李慧瑩:「越傳統的產業,其實越有『電商轉型』的這樣需求,整體來看分析來看前3名,食品產業第2,居家生活百貨類,第3個部分流行類別以食品產業類別最特殊,佔的比例特別高,大概佔目前開店比例50%以上。」

隱身在小巷子的甘蔗燻雞,最高紀錄單月銷售額,賣出1000隻,社區型的小店,靠著網路曝光業績番倍,網路購物成為「通路顯學」,人才缺口也直線成長。

人力銀行業者楊宗斌:「(電商)職缺數來看,每個月大概1500到2000左右換算,3到5年大概破萬(人才)缺口不成問題。」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電商行銷企劃起薪落在2萬5到2萬8,主管級3萬7到4萬7,軟體程式工程師起薪3萬元起跳,主管級達到6萬。

人力銀行業者楊宗斌:「(薪水)比較高會在程式軟體工程師,最高還是在電子商務後台,數據分析就是分析消費者行為,大數據分析人才最缺的。」

含金量最高的電商職缺是數據分析師,最高薪資達到7萬,如果待在知名電商待遇更好,台灣本土服飾業者,新人年薪80萬,阿里巴巴來台徵才,開出畢業生年薪115萬,大陸電商甚至挖角高階主管,開出年薪2500萬,薪資待遇反應產業前景,但其實電商飯碗並不好捧。

人力銀行業者楊宗斌:「電子商務其實是個24小時待命的工作,某種程度上甚至比我們講的保全業大眾傳播上班工時長一些,24小時回覆,來自跨國界跨時間領域消費者的反應。」

換句話說開拓市場沒有界線,也同時面臨「不打烊」的競爭壓力,但不趕快站上「電商」浪頭,下一步可能就被淘汰。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網路#商店#轉型#行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64

0.0419

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