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海鮮,但是許多常見魚類的漁獲量卻大幅減少,身為消費者有義務從餐桌上,開始拯救我們的海洋生態,例如食物鏈頂層的大型魚類建議不要吃,食物鏈底層,例如:草食性魚類和貝類可以多多食用。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科學家都預估到了2048年,離開現在大概只有30幾年的時間,海裡的野生魚類大概都沒有了!」
這是一位長期研究海洋生物學者的心聲,也是許多科學家曾經發出的沉痛警訊,為什麼先來看看這幾個例子。NHK記者:「聚集日本各地漁獲的築地,這裡也出現了變化。」
秋天盛產的秋刀魚,今年產季拖到10月才開始,比往常晚了一個月,價格也貴了三成。拍賣主持人:「1300元3號、1300元。」
這是今年4月屏東「第1尾黑鮪魚」 激烈競標的現場。競標者vs.拍賣者:「讚!」
66公斤的黑鮪魚在漁港以每公斤4600元賣出,總共賣得1萬6800,看熱鬧滿足口慾的背後其實海洋資源正在迅速消失。專家認為其實民眾應該少食用食物鏈頂層的魚類,例如鰻魚、鯨鯊、黑鮪、野生石斑、海馬、珊瑚礁魚類等等。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珊瑚礁的魚類,其實應該要留在海裡面,讓我們大家去生態旅遊去欣賞,而不是把牠抓起來吃掉,體色比較鮮豔,生活在珊瑚礁地區的魚類,譬如像蝶魚啊!像很多龍頭魚,像很多金蓮魚啊!太多了。」
再來是這些魚類養成較慢捕撈過渡,容易造成滅絕。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現在大家吃生魚片習慣了嗎?一塊一塊都沒有刺了,大家都享受高級海鮮,但是大家都忘記了,在食物網頂層高級的掠食者,牠們其實是種多但是量少,很容易過於捕撈,而且牠們要恢復得很慢,大魚要活到5~6歲、7~8歲才能夠生長成熟才能夠產卵。」
另外已下幾種魚類,則是需要您買之前先想清楚,例如:馬頭魚、鮭魚、養殖石斑、紅蟳、海膽,因為養牠們需要小魚,再來補撈方式容易破壞棲地,至於建議多多食用的魚類,則有蛤蠣、扇貝、軟絲、秋刀魚、虱目魚、吳郭魚等。
中研院在網站上面把民眾該吃,不該吃的詳細列表,簡單來說盡量少吃,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掠食魚類,例如鯊魚、鮪魚等,以維護生態環境的完整。
◤Blueseeds永續生活◢